打开APP

新型手术或能治疗早期肺癌

广州2017年11月18日电 /美通社/ -- 每年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在11月17日第十七个“国际肺癌日”来临之际,由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家庭医生在线主办,强生医疗协办的肺癌防治科普活动在广州举行。广医一院何建行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陈刚主任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张兰军主任共同呼吁提高肺癌早筛意识,并推动“爱肺计划”进一步在本地开展。新型的微创手术如自主呼吸麻醉技术,甚至可以手术

2017-11-18

晶换肤术或治疗真的能让你得到更好的皮肤吗?

2017年11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微晶换肤术(Microdermabrasion)和皮肤针刺法是当下皮肤美容治疗的新潮流,虽然他们对更严重的皮肤疾病治疗有效性的说法可能言过其实,但这些方法可能对轻微的皮肤问题或许还是有用的。何谓微晶换肤术?在过去10年里微晶换肤术开始流行了起来,因为其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皮肤问题治疗方法,而且恢复时间较短,将微晶换肤术同皮肤磨削术有效区分非常重要

2017-11-29

首款赫赛汀生物类似药获批 用于治疗胃癌和乳腺癌

Mylan和Biocon公司今天宣布,美国FDA批准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Ogivri(trastuzumab-dkst)上市。Ogivri是一款赫赛汀(商品名Herceptin,药物名trastuzumab)的生物类似药(biosimilar),被批准用于治疗赫赛汀标签中的所有适应症,包括过度表达HER2的乳腺癌和转移性胃癌(胃或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这也是针对这两种特定癌症的第一款生物类似药。Ogi

2017-12-03

默沙东Keytruda治疗胃癌获加速批准

今日,药明康德集团合作伙伴默沙东(MSD)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重磅免疫疗法新药Keytruda(pembrolizumab)用于治疗罹患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且肿瘤表达PD-L1的患者。这也是在特定的胃癌患者人群中,美国FDA批准的首款抗PD-1疗法。胃癌(gastriccancer)是一种病发于胃组织的癌症。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是第五大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癌症死亡的第

2017-09-25

人工瓣膜移植治疗严重心脏衰竭取得成功

2017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心血管专家们开发出了一种经导管的二尖瓣移植手术,能够用于治疗患有严重心脏衰竭以及人工瓣膜功能丧失的患者(目前该疾病被认为难以治愈或患病风险极高)。该技术的成功开发有助于提高上述患者的心脏功能。 (图片摘自www.pixabay.com)未来,这一技术或许能够成为治疗人工瓣膜功能失活患者群体产生的严重心脏功能衰竭症

2017-09-14

上海生科院发现新型天然小分子调节免疫重塑肿瘤环境治疗肝癌

  7月17日,《细胞》出版社和《柳叶刀》杂志联合支持的EBio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王慧组的研究论文A Natural CCR2 Antagonist Relieve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to Produce a Therapeuti

2017-08-08

2017第五届国际移植暨移植免疫治疗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2017年7月1日-2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解放军第307医院和中国医师协会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梅斯医学(生物谷&MedSci)承办的2017第五届国际微移植暨移植免疫治疗学术研讨会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本次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顶尖科研人员及医学同道,参加本次大会的有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307医院艾辉胜教授,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院士,解

2017-07-03

白血病移植治疗的一次“革命”:移植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源自骨髓的一种恶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国内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主要以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造血干细胞移植传统上分为两类,亲髓移植与非亲髓移植。亲髓移植的GVT强,疗效好有55%-75%的治愈率,但是靶向性不强,会对非肿瘤细胞也造成杀伤;非亲髓移植虽然不会有前者那么强的杀伤性,但是GVHD等并发症多,危险性大。图片来源:网络白血病治疗的新利器来自解放军三〇七医院血液内

2017-06-08

掌握癌细胞环境,大幅提高癌症临床治疗效果

近期,两份独立的研究都在映射肿瘤细胞周围成千上万免疫细胞的身份。其中一组研究小组着眼于肾癌,临床结果不同的肿瘤细胞都有着独特的免疫细胞,另一研究小组则着眼于肺癌,他们发现即使是早期的肿瘤也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研究结果发表于《细胞》杂志中,这项研究为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带来更加精准的证据。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发现在肿瘤形成之初,免疫细胞就开始机能失调,然而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在病人癌症复发或者达到晚期

2017-05-05

纳技术调控神经-肿瘤相互作用并治疗胰腺癌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宇、郑文富、博士雷祎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肝胆外科教授姜凯、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院教授Yoh Hamada等合作,在微流控芯片上构建神经-肿瘤研究模型,

2017-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