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技术在精子优选中的应用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  传统精子优选方法包括上游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主要根据沉降和迁移速度选择活力和形态正常的精子,与体内重重筛选机制相差较大,且分选时间过长、离心操作过多易导致精子DNA过氧化损伤和断裂,精子质量降低,影响ART成功率。因此,建立简单、快速、无/低损伤的精子优选新方法已成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ART)成功率的迫切需求。微流控技术的

2018-06-21

技术在心肌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  自50年代以来,动态测定一些代谢酶活性,如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等,一直是诊断A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标准。但由于这些代谢酶在人体的其他器官和肌肉中也大量存在,除 AMI外,运动、炎症也可引起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等的升高,所以对他们的检测不具有提示患有AMI的特异

2018-06-21

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及芯片市场巨大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 一些医院使用西医治疗体系,另一些采用传统中医疗法,但是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实行中西药混合治疗。和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任何新药物、技术或仪器进入中国的公立医院之前,需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发高科技生物器件的时间较晚。9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始关注这项全球技术趋势,越来越多地参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并

2018-06-04

最新议题——2018(第二届)技术前沿研讨会

          由于医药研究和体外诊断市场需求,促使微流控市场快速增长。目前微流控技术已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卫生监督等诸多领域,已成为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所瞩目并研究的一个热点。   微流控以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为基础,能够精细构建微观结构,实现三维细胞的

2018-06-13

新突破—2018(第二届)芯片前沿研讨会

           由于医药研究和体外诊断市场需求,促使微流控市场快速增长。目前微流控技术已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卫生监督等诸多领域,已成为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所瞩目并研究的一个热点。    微流控以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为基础,能够精细构建微观结构,实现三维细

2018-05-28

国内首台获CFDA批准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化捕获平台正式上市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 2018年2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正式审核通过宁波美晶医疗技术有限公司(NanoLite Systems)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ellRichTM自动化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设备。据悉,该设备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国家认证的基于免疫磁筛选微流控芯片专利技术的自动化双模式循环肿瘤细胞筛选设备,临床数据显示,可实现人体外周血中肿瘤

2018-06-04

数字技术能否革新实验?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创新硬件,利用电场将化学或生物溶液的液滴移动到印刷电路板(PCB)表面,并将它们以各种方式混合,用于并行测试数千种反应。研究人员将该硬件视为目前常用于生物研究的微流控装置的替代品。常用的微流控装置中的生物溶液通过微阀连接的微通道抽吸。新方法则以计算好的程序通过电控方式移动印刷电路板上的液滴,可以使实验更高效、更经济、更大规模地进

2018-01-30

2017芯片前沿研讨会在沪隆重召开

2017年11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2017年11月17日,由生物谷组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支持的“2017微流控芯片前沿研讨会”在上海远洋宾馆隆重开幕,现场座无虚席。来自科研及医疗领域的科学家及医生学者们共聚一堂,探讨微流控芯片相关事宜。本次会议为期两天,今天出席演讲的嘉宾有来自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林炳承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朱永刚教授、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浙江大学牟颖教授

2017-11-17

瞄准芯片的下一个爆发点 即POCT、液滴和仿生实验室技术,为体外诊断和药物研发开辟道路。

微流体是具有微尺度(几十到几百微米)集成通道的系统科学和技术,其中少量流体(通常为10-9至10-18升)可以被系统地控制和操纵,从而按照预先的设置进行流动。微流体技术在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使其得以在包括食品,医疗,科技,和环境等的多个领域大展身手。其中备受瞩目的及时现场护理(POCT),液滴微流体,以及仿生实验室技术就能很好地代表微流体近年来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这些技术的名字或许听着十分高冷,

2017-11-07

芯片,化学和生物医学检测的“下一场革命”

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微流体在近几年也迅猛的发展。微流体是具有微尺度(几十到几百微米)集成通道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在其中,微量的液体(通常为10-9至10-18升)在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特定模式的流动。听着如此黑科技的微流体的发展其实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生物化学分析的微量化和平面化要求是微流体发展很好的推动力。自那时起,“芯片实验室”和微尺度全面分析系统(μTAS)的概念就被逐步建立了起来。在微流体的世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