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型白血病精准治疗性疫苗研究取得进展

 基于已批准的生物材料和巧妙的设计思想,创建新的疫苗递送系统,是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并拓展其应用范围的重要策略。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合作,利用自愈合大孔微球共装载白血病HLA-A*0201型抗原肽及PD-1抗体,制备出新型白血病精准治疗性疫苗,在多种白血病动物模型上均显着抑制病情进展,为白血病的精准免疫治疗带来新思

2020-10-16

研究揭秘一亿年前介形的有性生殖行为

介形虫是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近5亿年。地层中保存了较为丰富的介形虫双瓣壳化石,其软体部分通常不易保存。近期,中国、德国和英国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标本,发现一亿年前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介形虫是自奥陶纪以来地质记录中最丰富的节肢动物化石之一,其大小通

2020-10-01

研究揭示几丁生殖模式

作为一类已灭绝的具有机质壳壁的海洋微体生物化石,几丁虫广泛存在于奥陶纪至泥盆纪的各类海相沉积物中,在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对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自1931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关于这类小瓶小罐小棒状化石的生物学属性就一直争论不休,未有定论。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根据其形态特征,几丁虫常被与原生动物,如跟足虫、纤毛虫、鞭毛虫、有孔虫等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但由于其

2020-09-06

强效回肠胆汁酸转运体抑制剂odevixibat III期成功:达到欧美监管终点!

odevixibat有潜力成为第一个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的药物。

2020-09-09

海绵共附生毛腔属真菌活性代谢产物及降脂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海绵是多孔滤食性无脊椎动物,是大量海洋微生物的栖息地,是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绵自身物理防御差,海绵共附生的微生物往往能够产生活性代谢产物来协助海绵抵抗捕食者,这些代谢产物结构独特,生物活性丰富,是海洋药物及其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刘永宏团队长期从事海洋微生物活性

2020-08-07

Trends Eco Evo:研究揭示寄生如何适应气候?

全球变暖事件的数量和严重性正在增加,威胁着全球许多生态系统的安全。随着全球温度的持续上升,也使得寄生虫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更为严重,患病率和传播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

2020-06-01

基于自愈合大孔微的新型肿瘤疫苗研究取得进展

 利用已批准的安全性好的简单材料,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其发挥更高的性能,是剂型基础研究快速进入临床应用转化的重要策略。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基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聚乳酸简单材料开发新型肿瘤疫苗取得进展,其独特的“抗原后包埋”、“多样化装载”、“免疫环境协同调控”等特性极大地提高了抗原利用率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显着抑制了肿瘤进展。

2020-05-27

PNAS:新研究表明苔藓素类似物可改善对HIV的根除

2020年5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家Paul Wender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努力改善对癌症、HIV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他们认为,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生物:总合草苔虫(Bugula neritina),这是因为它与肠道中的细菌合作制造草苔虫素(bryostatin),特

2020-05-10

Nat Commun:草苔素类似物有望增强CAR-T细胞的疗效

2020年5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家Paul Wender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努力改善对癌症、HIV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他们认为,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生物:总合草苔虫(Bugula neritina),这是因为它与肠道中的细菌合作制造草苔虫素(bryostatin),特

2020-05-10

自1978年以来,海洋鱼类寄生数量增加了283倍

2020年4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下次你吃生鱼片(sashimi)、生鱼片寿司(nigiri)或其他形式的生鱼时,可以考虑快速检查一下是否有寄生虫。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的人群中,一种能够传播到人体中的寄生虫的丰度急剧增加。这可能意味着当吃寿司时,你吃到的不仅仅是寿司,还有寄生虫。自2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