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Host & Microbe:科学家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鉴别出马尔堡病毒性传播的分子机制

2018年9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包括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在内的丝状病毒的性传播机制。图片来源:William Discher, 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8-09-03

新寨卡疫苗在灵长类动物身上展现免疫效果

华人学者领衔的一个团队在寨卡疫苗研发上取得进一步突破。他们22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报告说,新开发出的一种寨卡减毒活疫苗已经成功在灵长类动物恒河猴身上展现了免疫效果,只需一次注射就能实现长期有效保护,并且疫苗安全性很好。寨卡病毒是一种主要由蚊媒传播的病毒。有证据显示这种病毒在感染怀孕女性后,会破坏胎儿发育中的脑部,最终造成小头症及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寨卡病毒还可以通过性传播感染,它能感染男性

2017-09-26

Genome Research:揭示灵长类动物大脑发育和老化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s介导的表观遗传调控基础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家立、胡新天和郑永唐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汪香婷课题组、武汉生命之美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s在灵长类大脑发育和老化过程中表达动态变化和作用。该研究成果以Annotation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spatiotemporal- and sex-related lncRNA expres

2017-07-12

HMG:美国科学家灵长类动物基因编辑试验首获成功

小鼠是人类医学进步研究的良好基础模型,然而其机体尺寸和生理学特性的差异也让它们缺少了人类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包括神经学和生殖学领域的研究等。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猕猴胚胎进行了编辑,这也就是在美国进行的首个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编辑。

2017-05-03

Cell:章鱼等头足类动物藐视遗传学“中心法则”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当研究人员开展实验对头足类动物中的这种RNA编辑发生的程度进行定量和描述时,他们发现证据证实这种遗传策略深刻地限制了头足类动物基因组的进化。

2017-04-07

饮食导致灵长类动物具有更大的大脑

一项新的研究的结果提示着饮食而不是社会复杂性,是在一些灵长类动物中观察到的更大大脑的关键。

2017-04-03

Nat Commun:最早的“胎生”爬行类动物是什么?

每一个化石的发现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过去的生物,但最近发现的一个怀孕海洋生物的化石缺失的该领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该化石的胚胎并不在蛋壳内部。

2017-02-17

PNAS:灵长类动物普遍雌性更长寿

人类中,雌性普遍比雄性长寿。似乎这样的趋势早就写进了基因。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人类的表亲,不同的灵长类动物中,雌性均相对更长寿。美国杜克大学James W. Vaupel领导的课题组,近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2016-11-23

男性普遍比女性短命:其它灵长类动物也是如此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寿命之所以比男性更长,是受基因编程决定的。众所周知,女性往往比男性寿命更长。但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这种“男性不利” 现象不仅仅是人类所独有的——不仅仅因为男人

2016-11-23

Nature:澳大利亚新政策禁止进口研究用灵长类动物

墨尔本Monash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神经学家Nicholas Price希望通过理解大脑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而开发一款仿生学眼球,为此他使用了多只狨猴与猿猴进行实验。一月底,澳大利亚突然宣布的一项政策:即禁止进口灵长类动物进行医学研究,这一新政策着实让他震惊不小。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