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同济大学刘琦教授课题组在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深度生成模型的药物研发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小分子设计以及新药研发是制药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人工智能技术有望缩短药物研发时间,减少药物研发成本。近日,刘琦教授课题组受邀在国际计算化学领域著名期刊WIREs系列刊物《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发表长文,系统探讨了基于深度生成模型(Deep Generative Models)进行药物研发的计算问题。深度生成模型是近年来人

2018-10-20

专访武汉同济医院李斌主任——基因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作为由生物谷主办的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研讨会的特邀嘉宾,李斌 教授将在5月17到18日的研讨会上给大家带来精彩演讲,本次会议将推动基因编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基因编辑技术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应用、探讨基因治疗的临床发展路径,包括法规, 伦理,技术, 定价策略等。生物谷:李教授您好,很荣幸能够邀请到您参加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国际研讨会。我们了解到您首创的基因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中

2018-03-14

同济大学女教授首次证明中医用药剂量的科学性

中华传统医学的用药科学吗?同济大学女教授的研究给出了答案:不同于西药高剂量化合物的单一作用,中药的用药本质上是低浓度化学品的混合联合作用,由此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可依据环境化学品领域近年来热门的‘Hormesis(毒物兴奋效应)’确证中医用药科学性”这一新观点。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志芬教授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药理毒理顶级学术期刊“Phar

2017-11-26

同济大学陈义汉院士破解心脏病学难题的逐梦之旅

 人的一生可以悠然漫长,数十载寒暑易节倏忽而往;人的一生也可以在转瞬之间命若游丝,短促到分秒必争。与死神赛跑的博弈,正是医院的“生死场”中每天都在上演的人间悲喜剧。陈义汉教授至今难忘做实习生时的一段经历。他曾遇到一位处于休克昏迷的患者,生死只在一线之间。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阅读有限的临床化验单,进而凭借缜密的逻辑推理,他迅速做出诊断——夹层动脉瘤破裂、急性心包填塞。及时而准确的诊断为

2017-10-24

同济大学刘琦教授课题组在Cell旗下刊物《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发表论文系统探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的计算生物学问题

肿瘤免疫治疗被认为是近年来癌症治疗手段中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blockade)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通路,激活免疫细胞消灭肿瘤。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类肿瘤治疗中表现出了令人振奋的临床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出现响应率低,个体化差异大等临床问题。如何基于特定的biomarkers以及计算模型,对于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个体化的免疫检查

2017-10-30

同济大学刘琦、曹志伟获得2017年度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17年9月30日,2017年度中国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完成。同济大学教授刘琦、曹志伟申报生命科学和智能科学交叉方向奖项: “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和药物小分子的设计及功能研究” 获得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以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数学大师、人工智能先驱、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

2017-10-16

同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Cell最新文章: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新模型

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odeling Rett Syndrome Using TALEN-Edited MECP2 Mutant Cynomolgus Monkeys”的文章,利用TALEN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食蟹猴神经发育性疾病Rett综合征模型,这有助于科学家们深入探讨RTT发病机理,临床治疗方法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5月18日)Cell杂志上,

2017-05-22

生物谷专访—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康九红教授

编者按:目前人疾病特异性模型研究的最新态势之一是利用病患自身的病变细胞,通过重编程,构建特异性的疾病iPSCs类器官模型,它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相比二维细胞,可以更好地反映真实的疾病状况,缩短药物研发时间和促进疾病机理研究,同时避免动物试验带来的伦理问题。而且由于使用病患自身的细胞,病理研究和药物筛选更加具有针对性,契合个体化治疗的概念,基础研究、药厂、医生和患者都将从中受益。

2017-02-07

同济大学教授利用CRISPR系统发现: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卵细胞成熟因子

来自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修饰系统构建了Sall4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从而发现SALL4能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参与卵母细胞成熟的调控机制

2017-01-10

清华颉伟组和同济高绍荣组在《自然》发表“背靠背”论文,揭示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图景

清华颉伟组和同济高绍荣组在《自然》发表“背靠背”论文,揭示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图景——附哈佛大学张毅教授课题组陆发隆博士特别评论文:贾小方、BioArt   点评:陆发隆(哈佛大学)随着表观遗传学的生化

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