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Vertex“老药”获得积极动物实验结果

VX-765是十多年前Vertex公司开发的一个前药。设计VX-765的初衷,是通过抑制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与减少神经元炎症来治疗癫痫。但在这一治疗领域的临床试验中,VX-765没有显效。之后,又在其它疾病领域开展了测试,例如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帮助心脏病发作后的恢复等。近日,来自加拿大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Andr

2020-09-14

揭示SLC25A51是哺乳动物线粒体NAD+转运蛋白,有望为一系列疾病开发新的疗法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解决了几十年来关于一种为细胞线粒体提供能量的关键蛋白(即SLC25A)的谜团,这种关键蛋白可以被用来寻找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LC25A51 is a

2020-09-21

Cell Metab:发现α-酮戊二酸可延长寿命和降低晚年死亡率

2020年9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食物中添加了天然代谢物α-酮戊二酸(alpha-ketaglutarate, AKG)的中年小鼠具有更好的 “老年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更加健康,死亡前经历的疾病和残疾时间也大大缩短,这在涉及哺乳动物的研究中尚属首次。这些研究结果是基于临床相关的健康寿命(h

2020-09-06

赛诺菲新冠疫苗动物研究成功诱导免疫反应

日前,Translate Bio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监管文件中指出,该公司与赛诺菲合作开发的COVID-19疫苗在动物研究中,成功诱导了免疫反应。两家公司表示,预计将从今年11月开始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今年3月,赛诺菲旗下疫苗业务部门赛诺菲巴斯德与Translate Bio宣布扩大现有合作关系,以开发用于新冠肺炎的mRNA疫苗。这项合作延续了

2020-08-28

研究揭示产毒动物种内竞争的靶标切换机制

 动物的生存适应面临着来自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挑战,需要与物种和环境进行密切互作。在物种互作中,动物尤其需要通过种内和种间的竞争来获取生存资源。产毒动物主要依赖其毒液进行物种互作,它们拥有通过亿万年进化而来的毒液系统,主要依赖毒液成分的生物学功能来进行种内和种间竞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毒液介导的种间竞争机制,例如科研工作者发现河豚毒素TTX、蝎

2020-08-29

PNAS:新研究揭示许多动物物种可能易受SARS-CoV-2感染

2020年8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并不是唯一面临SARS-CoV-2潜在威胁的物种。他们通过基因组分析比较了这种病毒在人体中的主要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410种不同种类的脊椎动物中的作

2020-08-26

通过补充甲硫氨酸或能抵消热量限制所介导的寿命延长效应

2020年8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早在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就发现,减少食物的摄入或能延长大鼠的寿命,即热量限制(CR,caloric restriction)方式,其被定义为在不引发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减少机体对热量的摄入,如今热量限制被证明能限制一系列物种的寿命,包括酵母、线虫、果蝇、鱼类和小鼠等;虽然热量限制对人类寿命的影响还有待于科

2020-08-12

在这种叫“恶魔”的动物身上,科学家发现了让肿瘤自行消失的秘密

 远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上,生活着一种名叫袋獾的动物。它们以性情暴躁着称,受到威胁、争夺配偶或抢占食物时极为凶猛。体型虽然只有小狗那么大,但巨大的头颅、锋利的牙齿、强壮的下颌让它们拥有哺乳动物中数一数二的咬合力,可以轻松咬碎对手或猎物的筋皮骨肉。而它们的咆哮声更是令人听了毛骨悚然,以至于最早见到袋獾的欧洲人心惊胆战地给它们起了一个英文名:Tas

2020-08-13

Sci Adv:线粒体的代谢产物或能通过表观基因组来介导机体的寿命

2020年8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NuRD mediates mitochondrial stress–induced longevity via chromatin remodeling in response to acetyl-CoA level”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

2020-08-11

研究人员用AI技术突破动物个体的自动识别难题

 西北大学郭松涛教授长期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和行为生态学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探索,团队实现了对野生金丝猴的近距离观察和个体识别(图1),从而揭开了野生金丝猴种群的“神秘的面纱”,也推动了中国灵长类行为生态学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野外研究中,如何能24小时准确、快速和无损伤的对野生个体快速识别和记录,一直是该研究团队,同时也是全世界动物学家

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