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地球的来自太空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介绍了远古水在其从太空飞驰而过的一个陨石中蒸发过程的最后时刻。这些发现支持以下观点:地球的水来自太空。 陨石是较大小行星的碎块,自太阳系在距今46亿年前形成以来一直在太空中漂浮。它们是从第一批宇宙颗粒形成的,也许含有可用来确定地球上水和生命起源的关键信息。

2013-10-30

:蝙蝠腺病毒复制过程中基因表达动态分布

近期,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蝙蝠腺病毒BtAdV-TJM感染蝙蝠细胞系的转录谱做了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蝙蝠腺病毒复制过程中病毒基因表达的动态分布。结果发表在2013年第1期Journal of Virology上。 腺病毒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包括人和非人类灵长动物,能引起人呼吸道和肠道疾病。

2013-01-25

Nat Com:新型凝胶有望用于某些脏器手术中止血

1月3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大阪大学教授原田明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Photoswitchable gel assembly based on molecular recognition。”,日本科研人员不久前利用纳米工艺和凝胶的物理特性,研制出两种特制凝胶,它们能在振动中和可见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分别实现“分分合合”。

2012-11-18

Cell:休眠中细菌芽孢RNA谱是动态变化的

饥饿时,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进入芽孢形成(sporulation)过程,该过程持续几个小时,最终形成已知的适应性最强的细胞类型,即芽孢。研究人员证实在芽孢形成几天之后,芽孢的RNA谱(RNA profile)是高度动态变化的。2011年12月29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期刊上。 在高温培育的老化芽孢中,RNA含量在几天之内发生降解而全局性地下降。

2012-11-18

Phycol Res: 气候变化与蓝藻华强度相关性

近年来有关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的研究发现,全球或区域气候变化对蓝藻水华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并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叠加,共同促进了蓝藻水华强度的增加。已有研究主要基于蓝藻的生理特性分析,认为全球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有利于蓝藻的生长,而野外观测往往不能充分支持温度升高促进蓝藻水华发生的观点,因此亟需深入揭示气候变暖导致蓝藻水华强度扩张的机制以解释这种现象。

2013-01-04

Curr Bio:陈大华等研究细胞在微环境中动态调控机制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Niche-Dependent Feedback Loop Generates a BMP Activity Gradient to Determine the Germline Stem Cell Fate,”,文章中,研究者在细胞在微环境中动态调控研究获进展。

2012-11-18

PNAS:饮用含砷或刺激对利什曼病药物的耐药性

一项研究报告说,饮用水的砷污染可能促进一种致命的寄生虫病的广泛存在的耐药性。内脏利什曼病每年导致4.1万人死亡。只有4种药物——锑制剂、两性霉素B、米替福新和巴龙霉素——已知能够杀死在病人的脾脏、肝脏和骨髓细胞中繁殖的利什曼原虫。 Alan H. Fairlamb及其同事探索了一种可能性,即长期暴露在饮用水的砷污染中可能促进感染利什曼原虫的病人对含有锑的药物的交叉耐性。

2013-10-29

Nature:蛋白折叠动态研究获进展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可以由Hendrik Kramers在上个世纪40年代建立的一个理论得到最好的描述,该理论将爱因斯坦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与速率理论联系了起来。 此前,人们一直没有可能测定Kramers的理论所预测的有关小分子的参数。

2013-10-31

新疆昌吉州“试”医患签约上门服务

新疆昌吉州“试水”医患签约上门服务

2013-12-02

Antiquity:古脊椎所宁夏洞沟遗址群第2地点研究取得进展

图1 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地层剖面及文化层位置(b修改自刘德成等2009。供图:李锋) 图2 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出土的石器(供图:李锋) 宁夏水洞沟遗址群发现于1923年,90年来它是讨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及古人类适应生存策略等重要学术问题的关键区域。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