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HIV疫苗初-加强免疫策略遭遇失败

2020年2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对一种能够阻止HIV病毒的疫苗的探索又一次遭遇了令人沮丧的失败。一种在人体测试中进展最为迅速的HIV疫苗不起作用,南非进行的一项价值1.04亿美元的评估这种疫苗的临床试验已提前终止。这项临床试验的负责人、南非医学研究理事会主席Glenda Gray说,“完全没有证据表明有效。这是多年的研究工作。真是太令人失望了。

2020-02-06

Cell Metabol:稳定端粒长度或有望治疗癌症等年龄相关疾病

2019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策略来治疗年龄相关的疾病,研究者指出,端粒的缩短或会损伤一类名为sirtuins的酶类的功能,酶类sirtuins能通过影响机体代谢过程和修复损伤的染色体的方式在维持细胞适应性上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人员发现,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恢复sir

2019-04-09

中国人脸识别技术拯救生猪患非洲猪瘟

  中国利用高科技来控制非洲猪瘟的蔓延。阿里巴巴( Alibaba)和京东公司(JD.com)把人脸和声音识别技术引入养猪场中。人工智能可以识别每头猪,确定它是否感觉不舒服,并可能在早期阶段查出危险疾病。中国已经成功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确保社会安全、抓捕罪犯、开展金融行动。早在2015年,中国公安部就启动了大规模项目,在人脸识别系统上建立全国所有公民统一数据库。数据库中应该有大约1

2019-03-01

Frontiers in Physiology:运动机能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系

2018年9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针对来自五个欧洲国家的1,200多人的新研究发现,端粒长度较短的老年人更有可能难以进行日常活动。相关结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Physiology》杂志上。这表明短端粒是与年龄相关的功能衰退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研究表明减缓端粒缩短的趋势可能对老年人的身体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瑞典厄勒布鲁大学的Fawzi Kadi博士说:“虽然一些环境和生

2018-09-09

绿叶制药帕金森病新药LY03003获中国II期临床

 今天,绿叶制药公布已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达成共识,其化学新药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Y03003),免除开展II期剂量探索临床试验,可直接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中开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疗效确证临床试验。这将显着加快LY03003的研发进程及产品上市周期。此前,LY03003已在美国免除开展II期剂量探索临床试验。LY03003为绿叶制药长效

2018-03-12

Nat Neurosci:表观遗传学修饰保护老年人患阿兹海默症

2018年3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一些遗传因素会提高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但年龄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然而,年龄是如何导致阿兹海默症发生的目前仍没有确切的解释。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们最近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阿兹海默症患者大脑中细胞内表观遗传学图谱的特征。他们发现,组蛋白表面的一类化学修饰会影响细胞核染色质的压缩(即组蛋白H4表面16

2018-03-06

空气污染会缩短新生儿端粒长度

2018年1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关于2004年中国铜梁火力发电站废气泄漏的相关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污染事件发生前出生的孩子相比空气污染治理后出生的孩子端粒酶明显较短。相关结果发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杂志上。端粒是DNA的特殊结构,它能够保证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正常复制。然而,在细胞每轮复制的过程中,端粒都会一定程度缩短,导致基因组

2018-01-25

两团队合作发现调控水稻茎秆基部节长度的新基因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来庚研究组与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杨远柱团队合作,发现了一个新的特异调控水稻茎秆基部节长度的基因,该基因在培育水稻半矮秆性状,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大面积水稻产量方面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植物》。倒伏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作物矮化育种为标志的“绿色革命”主要是利用一个催化赤霉素合成

2018-01-09

多材料3D打印装配柔性驱动器研究取得进展

 实现外界刺激下驱动器件功能材料和复杂形状的结合是仿生驱动研究的一大热点。近年来,各种水凝胶材料、合金材料以及基于碳纳米管(CNT)、氧化石墨烯(GO)等的复合物材料相继在驱动研究中得到应用,并且制备出了类似于毛毛虫、鱼和花朵等复杂结构形状的仿生驱动器件。然而,由于很多仿生器件形状复杂,且多数需要多种材料组合才能实现驱动、运动等特定功能,如何构建复杂结构以及解决多材料组件的装配等问题仍是

2017-09-27

深度解读:端粒长度与疾病发生的关联!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DNA末端的特殊结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端粒酶,当细胞DNA复制终止时,在端粒酶的帮助下DNA就能够通过端粒依赖模版的复制,补偿由去除引物引起的末端缩短,因此在端粒的保持过程中,端粒酶至关重要;但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的长度逐渐缩短,当端粒变得不能再短时,细胞就不再分裂而会死亡。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端粒的长度或许和很多疾病的发病直接相关

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