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芝加哥大学实验室一研究人员因细菌感染住院

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室的一名女性研究人员因为实验室里一种用于研究的细菌而发生皮肤感染,最终导致住院,在经过治疗后,该研究人员目前身体已恢复正常。 芝加哥大学官方称,引起这次感染事件的是一种名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的细菌,这种细菌可通过食物传播,引起食物中毒。校方还表示,当时该研究人员身上有开放性伤口,学校仍在进一步调查感染是否源于实验室。

2017-03-28

水稻理想株型基因超高产等位位点的克隆与作用机理解析获进展

水稻株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决定抗倒性的主要农艺性状,水稻理想株型的塑造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主基因IPA1 (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1) 编码一个含SBP-box的转录因子,

2017-03-24

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水稻理想株型基因超高产等位位点的克隆与作用机理

 水稻株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决定抗倒性的主要农艺性状,水稻理想株型的塑造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主基因IPA1 (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1) 编码一个含SBP-box的转录

2017-03-23

实验室造汉堡从$325000降至$11.36

肉食是很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出于很多原因吃肉,它富含营养,容易准备,而且人们已经习惯了。然而吃肉的代价巨大,而且大部分的人并没有意识到。除了明显的道德因素(人们需要杀死动物并吃掉它们,而这些动物

2017-03-13

相约上海—2017年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发展论坛

017年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发展论坛将于3月30日-31日在上海,邀请精通国内外LDTs监管的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和创新企业,聚焦新兴检测技术的发展和LDTs的监管问题,共同探讨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的讨论与机遇。 LDTs技术规范,政策监管是本次论坛的聚焦重点之一,自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潘柏申主任,将围绕“医学检验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的现状与期望”进行分享,

2017-03-16

实验室培养出的“人工肉”可以食用吗?

营养学家们称,未来5-10年内,我们也许会喜欢吃体外肉制品(in vitro meat),即生长在实验室中,而非农场里的肉制品。

2017-03-14

意大利科学家用人造视网膜让大鼠重获光明,下半年人体实验

人造视网膜有望让无数人重获光明。意大利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植入人造视网膜,使患有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大鼠恢复视力,相关论文发表在 3 月上旬的《Nature Materials》上。并且,该团队将从今年下半年起在人类身上进

2017-03-17

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大联合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耐药性研究团队在我中心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永宁研究员的参与下,在著名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Comprehensive resistome analysis reveals the preva

2017-03-13

研究发现pNaKtide可以减弱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

 马歇尔大学Joan C. Edwards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pNaKtide这种多肽可用于阻断细胞内钠钾泵的氧化剂增强功能,并成功地证明了pNaKtide可以减弱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

2017-03-16

全新微生物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推动我国西南地区微生物检测水平

2017年3月11日,广西,今日,2017年广西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高峰论坛暨第一届广西微生物精准医疗学术大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会议期间,BD-广西华银医学检验所共建实验室正式挂牌,这也代表着BD在中国首条BDKiestraT

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