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谷歌联手麻省理工学院,要将人类的多重感官赋予人工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的世界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解决。大多数 AI 解决方案并不能处理多种类型的输入。具体来说,大多数人工智能工具只能专注一个方向,比如声音、视觉或文字。目前,还鲜有人去尝试将三方面结合起来去构建一套 AI 解决方案,为什么?因为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我们离创建一套完整 AI 系统还差很远。但现在,有人终于开始尝试,谷歌和麻省理工学院一个新项目正在向一个多功能完整 AI 方案迈出第一步。更具体

2017-07-02

跨界与应用:2017未来医疗科技大会暨人工智能前沿高峰论坛精彩纷呈

2017年6月15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未来医疗科技大会暨人工智能前沿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拉开序幕。本次将围绕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图像识别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等话题展开,为人工智能新趋势和新方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现实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为实现我国智慧医疗的战略做出贡献!AI在医疗领域有着无限未来空间,比如:医学影像

2017-06-15

张建伟院士聊“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医疗科技的融合”

编者按:对人工智能而言,医疗领域一直被视为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领域。目前来说,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医学影像、虚拟护士助理、健康管理、医疗风险分析、药物挖掘、辅助诊断、医学研究和营养学等。纵观我国的政策,在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都明确指出到2018年将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在重点领域将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和人才,这对一些初创企业来讲刚好

2017-06-06

CCF YOCSEF上海即将举办 “人工智能与病理切片诊断” 专题报告会

 “人工智能与病理切片诊断” 专题报告会主办单位:CCF YOCSEF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7中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两端(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健盟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产业投资法律事务部合作媒体数据猿,数据中心联盟,动脉网,生物谷,贝壳社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13:00~17:30上海市闸北区江场三路181号(上海盈

2017-06-06

谷来丰: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2017年5月20日/生物谷BIOON/---简介:谷来丰是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国际领导力研究所副所长。在2017年(第九届)中国医药战略峰会暨中国健康产业蓝皮书发布会上,他针对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发表演讲。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更加实用的层面上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作为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互

2017-05-28

比尔·盖茨预言未来世界:机会属于人工智能、生物科学

近日,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其个人博客“盖茨笔记”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给大学毕业生的寄语。比尔·盖茨预言未来世界:机会属于人工智能、生物科学比尔·盖茨在其中谈到当下能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机会存在于三个领域——人工智能、能源以及生物科学。因为人工智能可以使人们生活更有效率和具有创造力;而能源革命对消除贫困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作用;生物科学则可以让人类活得更长久和健康。与此同时,

2017-05-24

像机器一样思考:人工智能和临床应用

1.AI在临床的应用每个人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不妨忘记AI,想想:临床医生如何决策?医生接触病人,用问询/查体/检测报告得到病人信息(profile),然后在大脑进行如下搜索:业内对这些信息的共识(指南)?我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信息?当时的决策是什么?是否有效?在以往“既往经验”的基础上,医生作出决策,然后观察病人是否对治疗方案响应,并决定是否对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作出调整。这是一般的工作方式。每一个医生

2017-05-18

研究人员揭示冬虫夏草为何长在高原 有助于人工栽培

中美研究人员揭开了冬虫夏草适应高原生长的秘密,相关成果于 11 日发表在了国际刊物《科学报告》上。冬虫夏草菌是一种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环境下的子囊真菌,侵染了青藏高原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昆虫幼虫而形成的菌虫复合体常被称为“冬虫夏草”。在我国,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与人参和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宝”,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科研价值。“然而,其人工栽培至今尚未完全取得成功,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冬虫夏草菌在侵染

2017-05-15

人工智能会取代医生吗?

撰文 | 段涛(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看好人工智能的人会说YES,因为用不了几年人工智能真的会取代那些平庸的医生,取代那些Below average(低于平均水平)的医生,但是暂时不会取代那些Above average(高于平均水平)的医生。不看好人工智能的保守医生会说NO,TA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天真地以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任何医生。其实未来最需要AI的是Below aver

2017-05-11

中国成立“类脑国家实验室”“借鉴人脑”攻关人工智能

  我国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日前在合肥成立,将借鉴人脑机制攻关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类脑神经芯片、类脑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类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类脑智能可以揭示人脑信息处理的途径,有利于完备智能技术体系,推动我国智能产业发展。”类脑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说。据了解,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存在脑认知和类脑信息处理能力较

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