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iomaterials:中科院研究子宫损伤的定向修复获进展

子宫为胚胎着床和生长提供了重要的内环境,严重的子宫内膜损伤如手术后的宫内粘连、疤痕等可阻碍胚胎着床与胎盘形成,并最终导致不育。由于子宫内环境和功能的有序性与复杂性,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1-10-10

Science:中科院基因组所人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国际合作研究获重大进展

日前,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重大疾病基因组与个体化医疗实验室,“百人计划”方向东研究员项目组助理研究员渠鸿竹博士等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人类疾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Systematic Localization of Common Disease-Associated Variation in Regulatory DNA于2012年9月在Science杂志发表。

2012-11-19

PLOS ONE:中科院有望研制手足口病疫苗

近日,国际学术刊物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黄忠课题组和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苏志国课题组关于肠道病毒71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合作研究成果。 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儿童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为2至7天,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部分患者可引起脑干脑炎、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并造成死亡。

2013-09-04

Science:中科院发现冰期动物群起源青藏高原

记者9月2日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科学家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西部高海拔的札达盆地发现了一个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其中包含了已知最原始的披毛犀。这些新化石材料证明,冰期动物群的一些成员在第四纪之前已经在青藏高原上演化发展,从而推翻了冰期动物起源于北极圈的假说,证明青藏高原才是它们最初的演化中心。

2012-11-18

Proc R Soc B:中科院研究揭示食草哺乳动物牙齿形态与气候和植被状况相关性

最近二十年,新生代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全面进入了定量化时代,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使得定量参数的需求强烈增加,寻找适合的气候量化指标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最活跃的探索方向。哺乳动物,特别是食草哺乳动物,它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陆生植被,而植被又受到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的严格控制,因此,食草哺乳动物的组成结构和地理分布也和温度、降水条件密切相关,是研究新生代气候的理想量化指标。

2012-11-18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抗乙肝病毒一类新药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近日,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南发俊、左建平研究员领衔研制的非核苷类抗乙肝病毒(HBV)1.1类新药—异噻氟定(NZ-4, W28F)及其胶囊,历时7年艰苦卓绝的研发工作,于2012年3月5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同意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