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陈璞:微尺度组织工程新方法用于三维图案化细胞

3月4日讯,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疾病特异性模型研究及应用研讨会”汇集了生物科学家、生物医学工程师、临床专家等业界大咖,当然也有一些新面孔,本会议最后一位报告人是去年刚刚归国的陈璞教授。陈教授自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即赴美国,先后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哈佛麻省理工健康科学与技术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附属金丝雀癌症早期诊断中心从事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相关的博士后研究。

2017-03-06

首次解析出细胞核骨架的三维分子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美国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利用三维电子显微技术首次成功地在分子分辨率上阐明细胞核的核纤层(lamina)结构。

2017-03-05

胡康洪教授:基于人工脉管的三维灌流式细胞培养技术

3月4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疾病特异性模型研究及应用研讨会”进入第二天。为了让参会者对微流控和灌注培养技术有更深刻的了解,主办方邀请到武汉工业大学胡康洪教授,他从三维灌流式细胞培养的维度解析了特异性疾病模型的发展前沿。

2017-03-06

解析出种离子通道的三维结构

利用一种最新的对分子进行深度冷冻的成像技术,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Roderick MacKinnon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以史无前例的细节构建出三种离子通道的三维结构。这三种离子通道为特定的离子跨越细胞的保护膜提供通路。

2017-02-14

不利用支架也构建出跳动的三维心脏组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来构建出同步跳动的三维心脏组织,这将导致更好地理解心脏健康和开发出改进的疗法。

2017-02-11

Biofabrication:首次开发出三维生物打印机打印人皮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三维生物打印机原型,从而能够制造出完全功能性的人皮肤。这种皮肤适用于移植到病人体内或者用于研究或测试化妆品、化工产品和药用物品。

2017-02-08

Science:利用三维结构变化揭示细菌视紫红质工作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利用强大的新工具,来自日本、法国、瑞典、瑞士、韩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作为一种质子泵,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如何利用光线让质子跨过细胞膜,从而产生能够被用来驱动细胞活动的电荷差异。

2016-12-31

Science:解析出酵母小亚基加工体的三维结构图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解析出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细胞制造负责产生非常重要的蛋白的纳米机器(即核糖体)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的三维图。

2016-12-19

施一公等在《科学》发文报道酵母剪接体三维结构

2016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

2016-12-19

艾伯中国总经理欧思朗:艾伯的下一个“年”在哪里?——生物谷专访

三年意味着什么?一个高中生变成了大学生,北上广深的房价又翻了几个筋斗云。2013年艾伯维成立之初,艾伯维中国总经理欧思朗曾经许下"三年之约",要在这三年之内受到业界的认可。在这风云变幻的三年中,艾伯维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那么今后的坐标又在哪里呢?

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