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死亡率高达88%远超新冠!马尔堡病毒卷土重来!

  1. 马尔堡病毒

来源:生物在线 2021-08-18 14:42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西非国家几内亚再次出现“马尔堡出血热”死亡病例。根据世卫组织的通报信息显示,目前已经确定了大约150名接触者,其中有4人被确定为高风险密切接触者。一、致命的马尔堡病毒,卷土重来!马尔堡病毒,是以西德城市马尔堡而命名,又称绿猴病病毒等,是一种致命性病毒,马尔堡出血热的致病源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西非国家几内亚再次出现“马尔堡出血热”死亡病例。

根据世卫组织的通报信息显示,目前已经确定了大约150名接触者,其中有4人被确定为高风险密切接触者。

一、致命的马尔堡病毒,卷土重来!

马尔堡病毒,是以西德城市马尔堡而命名,又称绿猴病病毒等,是一种致命性病毒,马尔堡出血热的致病源。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有关,亦是同样源自非洲乌干达及肯尼亚一带,为人类和其他灵长类的共通疾病,病毒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

为什么说马尔堡病毒比新冠病毒更危险?因为其非常高的致死率、传染性,同时并没有有效的救治药物和疫苗,因此我们更要防好!

1. 发病快、传染性强

根据世卫组织的通报信息显示,2021年7月25日几内亚西北部格科杜省一个村庄的一名男子首次出现症状。8月1日,在症状加剧,出现发烧、头痛、疲劳、腹痛和牙龈出血等多种状况后,男子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当地医生给他做了疟疾测试,结果显示为阴性。随后,医生给男子进行了静脉注射、肠胃抗生素治疗等。结果,该男子在入院到被宣告死亡,时间不过1周。

马尔堡病毒可以通过体液传播,包括血液、排泄物、唾液及呕吐物。对于这种具高度传染能力,需要比新冠病毒更加严格的防护。

2. 死亡率高、七窍流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信息显示,马尔堡病毒病是一种具有高病死率 (CFR 24-90%) 的高毒力、易流行的疾病,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或野生动物(如猴子和果蝠)的血液、体液或组织而传播。

2005年,在非洲的安哥拉出现了一次马尔堡疫情暴发,252例已知感染者中死亡227例,死亡率高达90%。这是所有大型丝状病毒疫情暴发中的最高死亡率。而2013-2016年的最大规模的埃博拉疫情死亡率也只有41%。

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丝状病毒,感染后的症状也相似,首先会出现高烧和肌肉酸痛,然后体内多个器官变形、坏死,进而内出血、七窍流血,最终死亡。之前暴发的马尔堡疫情中,死亡率高达88%。

3. 没有有效药物和疫苗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已经确定了大约150名接触者,正在对他们进行追踪,其中三名家庭成员和一名卫生工作者被确定为高风险密切接触者。”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Matshidiso Moeti博士表示,马尔堡病毒传播性强、致死率高,而且至今没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因此必须要尽快阻止马尔堡病毒的传播。

二、埃及果蝠是马尔堡病毒的天然宿主!

1967年,德国马尔堡市的几个医学实验室暴发了一种出血热传染病,导致7人死亡。

后来证实,这一传染病是上述医学实验室从非洲乌干达进口的用于实验的猴子身上所携带的一种病毒感染所致。也因此,这种病毒被称为“马尔堡病毒”。

马尔堡病毒感染机体后,会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2020年1月,《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Isolation of Angola-like Marburg virus from Egyptian rousette bats from West Africa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指出,埃及果蝠是马尔堡病毒的天然宿主。

该研究通过实地采样、系统发育分析和血清学检测等技术手段,证实了埃及果蝠是马尔堡病毒的天然宿主,居住在洞穴中的埃及果蝠是马尔堡病毒的主要天然病毒库。研究推测,埃及果蝠通过排泄物或唾液等将马尔堡病毒传递给非洲当地矿工,马尔堡病毒由此进入人类社会,最终导致马尔堡出血热爆发。

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库之一,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特殊的免疫系统,蝙蝠对大多数病毒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因此成为许多病毒的天然宿主。

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种,包括当年的SARS病毒。

三、我们该如何防马尔堡病毒病?

根据世卫组织的信息显示,马尔堡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或野生动物的血液、体液或组织而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对于疑似或确诊马尔堡病毒病人员,应采取额外的预防性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受污染的表面。对于医护人员要穿戴防护物品包括,面罩、医用口罩、护目镜、无菌长袖长袍和手套。

2008年,就有马尔堡病毒从非洲传播到美国的案例,这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可松懈,严防国门,警钟长鸣!(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