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识别脑细胞死亡“时间窗口”有助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
来源:生物谷 2020-02-15 02:42
阿尔茨海默氏症仍然是西方社会痴呆症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全世界有多达2400万人患有这种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特征是认知能力逐渐下降,最终甚至影响人体活动的基本功能,例如走路和吞咽。
2020年2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阿尔茨海默氏症仍然是西方社会痴呆症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全世界有多达2400万人患有这种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特征是认知能力逐渐下降,最终甚至影响人体活动的基本功能,例如走路和吞咽。
目前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大脑的病理变化(包括神经元丢失和β-淀粉样斑块的蛋白质聚集体的积累)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诊断标志。
轻度认知障碍(MCI)描述了认知功能的轻微但可测量的变化,这些变化通常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先兆。然而,尽管MCI十分重要,人们对从MCI到阿尔茨海默氏病发展过程中大脑发生的变化知之甚少。
在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由东京医科大学和牙科大学领导的研究人员现在发现,在MCI阶段预防大脑的病理变化可以完全消除阿尔茨海默氏病。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Hikari Tanaka说:“神经元死亡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展中非常重要,但是众所周知,由于无法用化学或免疫组织学方法对即将死亡的细胞进行染色,因此实时检测非常困难。因此,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生物标记物pSer46-MARCKS来检测垂死神经元周围的变性神经突,从而使我们能够量化不同疾病阶段坏死的水平。”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元死亡发生的时间比原先想象的要早得多,MCI患者中的神经元坏死水平要高于成熟的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
研究人员还观察到阿尔茨海默氏病模型小鼠和MCI人类患者中YAP的蛋白质水平显著下降。 YAP会影响TEAD蛋白的活性,而后者的缺乏会导致神经元坏死。
之后,通过将表达YAP类似物的基因治疗载体直接注射到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脑脊髓液中,能够预防早期神经元丢失,恢复认知功能并防止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沉积。(生物谷Bioon.com)
资讯出处:Timing of brain cell death uncovers a new target for Alzheimer's treatment
原始出处:Hikari Tanaka et al, YAP-dependent necrosis occurs in early stag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gulates mouse model path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 10.1038/s41467-020-14353-6
目前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大脑的病理变化(包括神经元丢失和β-淀粉样斑块的蛋白质聚集体的积累)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诊断标志。
轻度认知障碍(MCI)描述了认知功能的轻微但可测量的变化,这些变化通常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先兆。然而,尽管MCI十分重要,人们对从MCI到阿尔茨海默氏病发展过程中大脑发生的变化知之甚少。
在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由东京医科大学和牙科大学领导的研究人员现在发现,在MCI阶段预防大脑的病理变化可以完全消除阿尔茨海默氏病。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Hikari Tanaka说:“神经元死亡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展中非常重要,但是众所周知,由于无法用化学或免疫组织学方法对即将死亡的细胞进行染色,因此实时检测非常困难。因此,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生物标记物pSer46-MARCKS来检测垂死神经元周围的变性神经突,从而使我们能够量化不同疾病阶段坏死的水平。”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元死亡发生的时间比原先想象的要早得多,MCI患者中的神经元坏死水平要高于成熟的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
研究人员还观察到阿尔茨海默氏病模型小鼠和MCI人类患者中YAP的蛋白质水平显著下降。 YAP会影响TEAD蛋白的活性,而后者的缺乏会导致神经元坏死。
之后,通过将表达YAP类似物的基因治疗载体直接注射到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脑脊髓液中,能够预防早期神经元丢失,恢复认知功能并防止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沉积。(生物谷Bioon.com)
资讯出处:Timing of brain cell death uncovers a new target for Alzheimer's treatment
原始出处:Hikari Tanaka et al, YAP-dependent necrosis occurs in early stag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gulates mouse model path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 10.1038/s41467-020-14353-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