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ioRxiv:科学家成功利用低温电镜技术揭示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奥秘!

  1. 低温电镜技术
  2. 刺突蛋白
  3. 奥密克戎
  4. 抗体疗法
  5. 新冠病毒
  6. 疫苗

来源:本站原创 2021-12-31 22:51

来自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电镜技术揭示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奥秘。

2021年12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2021年11月24日科学家们首次在全球报道了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1.1.529),随后一段时间该变异毒株被宣布成为最新关注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近日,一篇发表在预印版平台bioRxiv上题为“Omicron's secrets revealed under a microscop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电镜技术揭示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奥秘。

图片来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就在几周前,洛桑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显微镜的所在地,其被安装在杜波切成像中心(DCI),如今其成为了科学家们成功对抗SARS-CoV-2,尤其是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扩散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宝贵工具。

文章中,研究者Henning Stahlberg说道,我们正在与Didier Trono等其他科学家们联合研究制作出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刺突蛋白结构的精确图像;目前DCI已经成功以2埃的分辨率产生了原始病毒毒株刺突蛋白的图像,这是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获得的最高的分辨率,从而就能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单一的原子结构;而且研究人员还能确切地揭示到底是哪些突变能让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完全对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完全产生耐受性以及对辉瑞新冠疫苗部分产生耐受性。

图片来源: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12.27.474250v1

有了高分辨率的电镜图像,研究人员就能改善他们理解突变的刺突蛋白到底是如何与人类机体的ACE2细胞受体所结合的,而这正是病毒能够进入到人类宿主细胞的原因。这一结果或能为研究人员开发新型治疗性手段铺平道路;在首次识别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后不到一个月,研究人员就成功确定了该变异毒株的刺突蛋白,就好比利用望远镜首次观测后的几周内人类成功登陆一颗新的行星一样,这种技术的潜力让科学家们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这一结构性的分析研究报告目前尚未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然而目前全球的科学家们能利用这一技术/成果来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对当前所使用的药物产生的反应。综上,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展示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刺突蛋白的高分辨率低温电镜结构。(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Dongchun Ni, Kelvin Lau, Priscilla Turelli, et al.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Spike of the Omicron SARS-COV-2 variant by Cryo-EM and implications for immune evasion,bioRxiv(2021). DOI:10.1101/2021.12.27.47425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