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揭示寨卡病毒破坏人体免疫防御机制

  1. 疫苗
  2. 树突细胞
  3. 寨卡病毒
  4. 登革热病毒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4-23 11:23

这项新的研究首次准确展示了寨卡病毒是如何实现其偷袭的。

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是近亲。两者都是蚊子传播的黄病毒,都专门感染宿主的树突细胞。

但是,由拉荷亚免疫学研究所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两种病毒使我们生病的方式截然不同。

寨卡病毒使用隐形模式。寨卡病毒潜入树突细胞,阻止树突细胞向附近的T细胞发出危险警报。登革热病毒则不同,它促使树突细胞大量产生称为促炎细胞因子的分子,从而使免疫系统超速运转。当身体努力应对这种压倒性的免疫反应时,它就会传播到新的宿主细胞。

拉荷亚免疫学研究所教授Sujan Shresta博士说,了解这些不同的感染策略是开发拯救生命疫苗的关键。她的团队正在努力开发利用抗病毒T细胞对抗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和其他具有大流行潜力的黄病毒的疫苗。

Shresta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针对这些非常困难的病毒的疫苗。了解这些病毒如何操纵免疫反应可以帮助指导最佳疫苗方法的开发。”

为什么寨卡病毒感染的树突细胞不能呼救

这项新的研究首次准确展示了寨卡病毒是如何实现其偷袭的。研究人员使用了Aaron Carlin博士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开创的一种技术,从而仅分离出来自人类血液样本的寨卡病毒或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树突细胞。然后,他们研究了这些细胞中的基因表达,以了解它们对感染的反应。

寨卡病毒感染的树突细胞几乎没有发挥作用,研究人员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他们发现寨卡病毒积极抑制树突细胞中的一种重要分子,称为NF-κB p65。如果没有NF-κB p65,树突细胞就会陷入未成熟状态,无法促进T细胞对抗感染。

相比之下,登革热病毒确实会刺激树突细胞产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并对这种病毒的存在产生积极反应。

前拉荷亚免疫学研究所博士后Ying-Ting Wang博士说,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人对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的免疫反应较弱。这项新研究还为寨卡病毒如何突破胎盘中的免疫防御机制感染发育中的胎儿提供了线索。

Carlin说,“寨卡病毒抑制任何一种富有成效的树突细胞反应。我们认为这是其发病机制的关键,它能够悄无声息地传播并在感染的人体内持续存在。”

目前,还没有针对寨卡病毒或登革热病毒的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这些新的发现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战胜这些病毒。

Shresta说,“观察这些人类细胞培养物有助于我们了解人体内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发现为我们如何开发操纵这些细胞途径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提供了信息。”

为什么寨卡和登革热疫苗至关重要

Shresta和Carlin渴望推进黄病毒研究。他们知道没有时间浪费了。

随着携带疾病的伊蚊扩展到新的栖息地,许多蚊媒病毒正在迅速传播。事实上,去年是有记录以来登革热病毒病例最严重的一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2024年登革热病毒感染了1亿至4亿人。这些病例包括圣地亚哥县首次出现的本地传播登革热病毒感染病例。

许多黄病毒也有大流行的潜力。在2024年的一份报告中,世界卫生组织将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蜱传脑炎病毒和黄热病病毒列为研究的首要病原体,为下一次大流行做准备。

Shresta近年来一直在监测这些病毒的传播。正如她所解释的那样,其中的许多病毒在相同的区域重叠。因此,数百万人面临着从不同角度攻击树突细胞的各种黄病毒的感染风险。

Shresta正在领导开发一种“泛黄病毒”疫苗,该疫苗可以同时对抗多种黄病毒。Shresta说,“我们的挑战是开发既安全又有效的疫苗,不仅针对一种黄病毒,而且针对所有这些密切相关的黄病毒。”

与此同时,Carlin说正在寻求开发可能干扰寨卡病毒抑制NF-κB p65能力的抗病毒药物。他还想研究登革热病毒是如何过度刺激免疫系统的。

Carlin说:“了解登革热病毒如何刺激人们的休克样表型,将有助于精确指导治疗,在不抑制我们的免疫系统清除这种病毒的能力的情况下预防死亡和住院。”(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Ying-Ting Wang et al, Zika but not Dengue virus infection limits NF-κB activity in human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 and suppresses their ability to activate T cel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DOI: 10.1038/s41467-025-57977-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