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行业未来丨第八届中国IVD产业投资与并购CEO论坛圆满举行
来源:CHC 2021-07-20 08:00
2021年7月15日,由太仓市人民政府、CHC医疗咨询、IVD及精准医疗产业与投资联盟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IVD产业投资与并购CEO论坛暨IVD及精准医疗产业与投资联盟年会”在江苏太仓宝龙福朋喜来登酒店完美落幕。大咖嘉宾齐聚太仓本次活动得到了太仓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来自跨国企业,上市企业,创新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以及投资界共计300多名嘉宾齐聚太仓,就本
2021年7月15日,由太仓市人民政府、CHC医疗咨询、IVD及精准医疗产业与投资联盟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IVD产业投资与并购CEO论坛暨IVD及精准医疗产业与投资联盟年会”在江苏太仓宝龙福朋喜来登酒店完美落幕。







2021产业变局与未来

吴昊:从技术层面分析,新的技术不断迭代,层出不穷,IVD行业已然成为医疗投资机构必投的赛道;从上市角度来说,未来IVD的上市企业也必然会突破预期,发展势头猛烈。
赵立见:华大基因在疫情防控里表现出色,但也绝不能忘却传统业务。他认为未来投入于核心竞争领域方面的研发是十分必要的,也对未来的收获充满信心。
方焯:最近一两年行业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药明奥测所做的尝试是尽可能贴近临床,同时也希望能够整合更多的资源。
孙剑峰:最大的变化在于,一场新冠疫情改变了整个IVD产业的格局。很多中小企业异军突起。他认为中国企业以及很多小型企业,集体是井喷的。偶然中有必然,长期的技术储备是刚需。
刘泳晖:近几年IVD行业崛起明显,除了融资渠道以外,还发生了很多并购事件。明显的趋势是,很多一般的企业,也有具备了有专利背景的律师来专业做IVD领域的案子。这不仅仅是IVD企业的变化,也给整个资本圈,律所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上午的论坛高朋满座,气氛热烈。尽管7月的太仓酷暑难耐,也抵不过现场各位IVD从业者和嘉宾们互相学习分享的炙热心情。
中国POCT产业市场挑战及趋势

柳丹:IVD,包括POCT为主的行业,未来一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从中国走向海外市场,在全球引领出一股中国风。
金鑫:想要扬帆出海的中国POCT企业,首先要了解当地的环境和政策,做好万全的准备,其次,要做好质量把关。
王成超: POCT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往自我检测发展,但是,只有落实到千家万户乃至个人用户,它的量级才能真正爆发。微策生物做POCT产品的使命,在于更简单更快速并且能很好得控制成本。
高雁:近年来得关注点在微流控这块。经过几十年科学界以及工业界的沉淀和探索,目前是高速成长或爆发的很好时间节点。基于微流控产品的需求持续高涨不断,以微流控为基础的POCT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也必将是大势所趋。
刘晓岚:POCT发展到现阶段,之后的发展在于几个维度。1,更加创新的技术;2,提升市场渗透率;3,国内企业出口到海外市场需要通过诊断信息和治疗信息相结合。


IVD行业赛道布局:

秦军:化学发光市场到底怎么样?我们在化学发光方面的经验在于,首先我们做的是高难度的电化学发光,同时也需要国际化的合作,需要跟进口产品相匹配。而联众泰克也愿意花长时间去打磨一个产品。
王小锐:介于临床需求和技术平台之间,转化医学是非常重要的桥梁。同时也是NGS企业要做的事情和服务。而做医疗的方向自然而然就是:1,临床需求; 2, 商业模式。
保伟:对于整个中国医疗改革的方向,不管是今天LDT的发展亦或是各类医学中心和专科的发展,都全面推动了POCT。而相对专科的发展,现在唯一成功的两个模式,一个是三明模式,二个是专科医联体发展。对于技术方面,也不能脱离中国本身的国情。
徐国伟:针对未来肿瘤领域的发展情况,单从肿瘤检测这一领域做考量,应该更聚焦于利用新的,好的技术来提供更优质的临床获益产品,这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珺:未来应该是院内操作、本地化操作,那么如何帮助临床,帮助医院快速开展检测服务?这是我们在做的事情,而随着医院在本地化的需求越发强烈,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研发方向。
临床质谱的商业化布局

张振宇:对于投资人来说,IVD这个领域,一方面是看技术,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定位。还有更重要的就是看我们商业化的落地能力。
吴超:公司对于质谱这一块非常看好,并且专注于质谱的临床检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让质谱真正真正具有医疗属性,另一方面是挖掘真实的临床需求,我们认为这是质谱最核心的两个问题。而质谱也一定是下一个非常大的蓝海。
郑毅:作为集硬件、封闭式配套试剂盒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我们主要的产品序列涵盖了大型台式质谱仪,到小型的POCT的质谱,全线覆盖。中国临床质谱除了解决0到1,设备有无的问题,更需要质谱的临床化,更好地服务于各大临床医院检验科,这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徐国宾:我们的目标还是专注服务于国内的专家客户,一方面做进口替代;另外一方面会做一些有IP属性的,封闭试剂体系的专用设备,并且和上市公司合作,往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这两方面发展。
周立:从我们的角度出发,对于闭环这个问题,以公司整体的产品和服务来说,在将来也已经布局要成为一个完全的闭环,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之中。而产品需要紧密地和临床医生以及检验科相配合,同时也会把关注点放在医院本身。
企业家面对面:
肿瘤早筛的最后“一公里”

顾胜寒:不管是企业还是临床,对于肿瘤早筛行业的发展都抱有很大的信心。山蓝资本会持续做肿瘤早筛领域的布局。所有的从业者共同把这个行业的发展推动下去,最终造福于患者,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张江立:首先是机遇,怎样能够找到合适的商业化落地渠道,让早筛的技术能够真正早日落地,造福大家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再把灵敏度调高一点,可能更符合中国国情。而对于癌症筛查产品来说,在研发阶段就应该做前瞻性的单盲测试。
邹鸿志:我们最主要的机遇就是资本热捧,其次是政策支持。国家对早筛这个行业特别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慢病管理、肿瘤筛查等。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大的政策利好,而最大的挑战是医保问题,我们也希望能作为这个行业的开拓者之一。
刘沛:不同的定位对产品的性能、产品的设计、终端的定价都是有差别的。我们对于产品,倾向于走门诊路线,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思维定位。这是商业模式的考量。另外对于新产品的市场推广,首先要做规则和依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的效果。
钟晟:首先我们要定义好肿瘤早筛这个概念。先要有一个普筛,其次做精筛,最后是做早诊,这是有分层的。而对于用户来讲,PPV要求更高一点,这也是作为泛肿瘤筛查的产品最难最有挑战的地方,至于如何提高PPV,如何把真阳性预测的数值提高,这也是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
未来已来:
人工智能+IVD 1+1>2的裂变

刘明宇:未来体力和智力之间的事都会交给AI来做。所有的领域都要依靠技术创新层面去推动。最迫切的是在云端的传感器方面。
刘缨:AI是个IT,并且是一个提高效率的手段,降低了成本,同时节约了人手。通过用软件,以及各方面的手段,来实现其中的一个AI的应用。而AI在医疗临床上能实际解决问题,这才是一种正确的使用方法。
曹建军:AI除了能帮助我们提升效率,还能在海量的数据里面发现一些人工发现不了的关联因素。而真正要让AI产生意义,则必须满足足够大的数据需求。
杨林:对于AI来说,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确保标注数据的质量,才能获得比较良好的系统。而从AI的高度来讲,同样需要达到一定的数据量级。利用AI技术,亦有益于我们的数据采集。最后需要选择准确的切入点,这也是我对AI的整体看法。
路涛:首先从应用场景的角度,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和精度,其次, 需要解决一些在真正的临床过程中原本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就是数据的可靠性问题。
IVD原材料创新

段云:2020年和2021年,IVD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冠带来的商业机会。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技术,并找准细分市场。
任辉:疫情对于关键原材料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1,上游的原材料体量普遍较小因此具有非常大规模的市场需求。2,量变引起了质变;而资本的加入也让我们这个行业受益无穷;3,对于这个行业而言,主要是用于高通量和自动化。
李莉:虽说疫情是分子诊断行业自动化的开始,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压力。那么如何提供最好、最优质的产品,以及怎么样实现差异化,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刘明:对于传统做IVD的小企业而言,光靠一两个品种是远远不行的。因此,在这方面的挑战应该如何应对,才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点。必须拥有一些不一样的产品,来区别于其他IVD企业。
吴一飞:不管是从渠道还是战略上,都需要提高产品原料。原料也是我们最主要的方向和板块。我们需要聚焦,整合所有的前沿技术,不仅仅只是做出来而已,还要拥有稳定性和高质量。所以整合资源这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本届会议,嘉宾们就【诊断力与时代共振】的话题各抒己见;与各位IVD企业家、投资家,学术单位,政府机构面对面交流,头脑风暴,直击IVD产业的痛点和热点。引发现场所有与会嘉宾的思考与共鸣。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IVD行业未来可期!无可限量!我们期待更广阔的蓝海,我们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你们! "第九届中国 IVD 产业投资与并购CEO论坛" 让我们再聚首,展望新未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