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盖尔夫大学:每日吃苹果可以降低肥胖者血浆中的炎性生物标志物!

  1. 肥胖

来源:生物谷 2021-05-27 15:03

2021年5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盖尔夫大学研究者在Am J Clin Nutr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aily apple consumption reduces plasma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ecreted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adults

2021年5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盖尔夫大学研究者在Am J Clin Nutr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aily apple consumption reduces plasma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ecreted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 6-week randomized, controlled, parallel-arm trial"的文章。作者研究表明在不减肥的情况下,每天食用6周的整个Gala苹果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饮食策略,可以减轻肥胖相关的炎症,这种炎症加剧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图片来源:doi: 10.1093/ajcn/nqab094.

随着全球52%的成年人受到超重和肥胖的影响,迫切需要研究预防策略,以预防包括心血管疾病(CVD)在内的共病的发展,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目前的主要死亡原因。将超重和肥胖与这种并存联系起来是慢性低度炎症。循环炎症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白在超重和肥胖者中升高,≥为3.0 mg/mL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部分原因是过度消费高饱和脂肪和单糖的加工食品和饮料,这是西方饮食的特征,但在其他地方也越来越多地消费。的确,西方饮食模式与CRP升高有关。相反,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水果)的饮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率,并且与循环中的crp浓度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Bmi)估计的肥胖无关。

苹果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水果之一[占所有水果消费量的13%],可能是因为其诱人的味道、方便和全年供应。经常食用苹果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每天食用>138g(?2小)整个苹果的人患C反应蛋白≥3.0 mg/mL的风险降低。事实上,流行病学证据支持经常食用苹果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相关事件(包括死亡率)风险方面的作用。这些联系可能归因于苹果丰富的微量营养素和纤维含量,以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降低有关,多酚是关键的生物活性物质。一般来说,多酚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抗氧化作用和调节炎症细胞因子产生所涉及的细胞信号级联反应。苹果是西方饮食中酚类化合物的最大来源之一,与其他水果相比,苹果的游离酚类化合物比例最高,这表明它们具有优越的生物利用度。特别是红苹果,如嘎拉,是多酚的主要来源,果皮中的?含量是果肉中的2-6倍,这意味着整个红苹果(即带皮的)对健康有显着的好处。

人类干预研究表明苹果有潜在的抗炎作用,尽管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测试的苹果产品不同,包括完整苹果、苹果泥、苹果干、苹果渣、苹果汁和纯苹果多酚,以及生物活性成分的剂量、研究人群的特征和规模、研究持续时间、使用适当的对照药物以及有限的炎症生物标志物。目前没有一项人类干预研究在超重和肥胖的背景下使用了完整的苹果。因此,作者探讨了超重和肥胖者作为习惯饮食的一部分,每天摄入整个嘎拉苹果是否会导致血浆和培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炎性生物标记物的浓度降低。


综合试验报告标准(COSORT)研究流程图

图片来源:doi: 10.1093/ajcn/nqab094.

总体而言,这是第一项研究表明,在人类研究期间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潜在的其他变化的背景下,将6周的整个嘎拉苹果作为习惯饮食的一部分,可能是减轻超重和肥胖炎症的有效策略。它为经常食用苹果提供了支持,苹果是一种广泛获得和接受的全食,在缓解与过度肥胖相关的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方面提供了支持,尽管人体测量指标没有变化。(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Danyelle M Liddle et al. Daily apple consumption reduces plasma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ecreted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 6-week randomized, controlled, parallel-arm trial.  Am J Clin Nutr. 2021 May 8;nqab094. doi: 10.1093/ajcn/nqab09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