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多篇文章解读人类慢性疾病研究新进展!

  1. 代谢
  2. 慢性炎症
  3. 生活方式
  4. 疗法
  5. 病毒感染
  6. 风险

来源:本站原创 2019-06-19 22:28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慢性疾病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当然了,科学家们在人类慢性疾病研究上也下了很大功夫且取得了很多成绩,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EMBO J:揭示引发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慢性炎症发生的分子机制doi:10.15252/embj.2018101107多发性硬化症(MS,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机体免疫系统会开启自身细胞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慢性疾病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当然了,科学家们在人类慢性疾病研究上也下了很大功夫且取得了很多成绩,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EMBO J:揭示引发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慢性炎症发生的分子机制

doi:10.15252/embj.2018101107

多发性硬化症(MS,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机体免疫系统会开启自身细胞来攻击宿主自身,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EMBO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古老的病毒或许参与了急性炎性防御反应,从而诱发了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非常难以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会导致患者大脑和脊髓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此外其还与一些古老病毒的复活有关,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这些古老病毒能够会插入到人类DNA中,因此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时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研究者Christian Muchardt说道,我们的研究发现,古老病毒的激活并不会对应出现感染现象,但当机体面对急性炎症现象时就会对应一种特殊的防御反应。

【2】Nat Immunol:在慢性病毒感染期间,杀伤性T细胞引发恶病质产生

doi:10.1038/s41590-019-0397-y

在癌症和肾病等疾病的最后阶段,许多患者会出现恶病质(cachexia),这是一种破坏性的疾病,在这种疾病中,肌肉和脂肪储备会日渐减少,导致无法控制的体重减轻,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恶病质也可在HIV病毒、肺结核杆菌、疟原虫和其他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感染过程中表现出来。通过让患者进食或给予营养补充剂无法治愈这种疾病,这促使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它的内在病因。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奥地利、德国、美国和瑞士的研究人员鉴定出病毒感染可导致恶病质的机制。在遭受一种特定病毒感染的小鼠中,杀伤性T细胞引发脂肪组织和体重的减少,不过它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仍然不清楚。为了了解感染如何促进恶病质产生,这些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业已确定的病毒感染模型:感染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的小鼠,这种病毒是一种啮齿动物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感染人类。他们观察到,在接触这种病毒后的一周内,这些小鼠便表现出人类恶病质患者的症状:它们移动得更少,体重减轻了20%,部分肌肉和脂肪组织消失了。

【3】CJASN:二手烟或会增加个体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

doi:10.2215/CJN.09540818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延世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暴露于二手烟和慢性肾病(CKD,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发生直接相关,相关研究结果为加强公共场所的禁烟政策及支持有关二手烟危害的教育项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吸烟及暴露于二手烟中常常与多种疾病风险直接相关,但其对机体肾脏健康的影响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来调查二手烟暴露与从不吸烟的成年人患慢性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者招募了2001至2014年间参与韩国基因组与流行病学研究的131,196名非吸烟者进行研究,他们根据个体二手烟的暴露频率将参与者分为三组,同时利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评估,这三分组分别包括不接触二手烟组、每周接触二手烟少于3天研究组、每周接触二手烟不低于3天的研究组。

【4】Cell:来自活化PMN细胞的外泌体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致病元凶

doi:10.1016/j.cell.2018.12.00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世界上第四大死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之前未报告过的将慢性炎症与COPD患者的肺部损伤之间关联在一起的致病实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期刊上。

这种致病实体是由活化的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PMN)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外泌体是一种微小的亚细胞颗粒。当将从活化的PMN细胞收集的外泌体灌注到健康小鼠的肺部中时,它们导致COPD肺部组织损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人员还收集了来自人类COPD患者和新生的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重症监护病房婴儿的肺液中的外泌体;当将这些来自人体的外泌体灌注到健康小鼠的肺部时,它们也会引起COPD肺部组织损伤。这种损伤主要来自人肺部PMN细胞分泌的外泌体。

研究者J. Edwin Blalock博士表示,这份研究似乎提供了第一个证据表明一种确定的非传染性亚细胞实体在从人体转移到小鼠时能够再现疾病表型。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意义非常深远的发现。我们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的很多东西将适用于其他组织,这取决于疾病。

【5】Mitochondrion:代谢异常引发慢性疾病

doi:10.1016/j.mito.2018.08.001

现代西方医学在治疗治疗急性,直接损伤,损伤感染,骨折、普通感冒、心脏并以及哮喘等急性疾病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现代医学的进展已经落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美国境内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和三分之一的儿童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数据,慢性疾病是占据全世界死亡人数一半的病因。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教授Robert K. Naviaux博士在一篇新文章中提到,慢性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自然愈合周期被阻断,具体来讲,是由于代谢和细胞水平的破坏导致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循环,从受伤开始,以恢复结束。”Naviaux说: “新出现的证据表明,大多数慢性疾病是由于身体产生伤害之后无法完成愈合而导致的。”十多年来,Naviaux及其同事一直在研究一种叫做“细胞危险反应(CDR)”的理论,即细胞在应对损伤或压力下的反应。在新论文中,Naviaux描述了包含愈合周期在内的CDR的三个阶段的代谢特征。

【6】Nature:一个新鉴定出的Th17细胞亚群或是抵抗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关键

doi:10.1038/s41586-018-0806-7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鉴定出辅助性T细胞的一个亚群,这可能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和治疗慢性的衰弱性炎症性疾病,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这项研究着重关注一类称为Th17的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有助于发起抵抗真菌感染和其他威胁的免疫反应。这些细胞也能够促进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破坏性炎症。

众所周知,Th17细胞具有功能适应性(可塑性),但是这种协助调节它们的可塑性的机制仍然是不清楚的。如今,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人员鉴定出Th17细胞中的一个新的亚群,它在功能和代谢上不同于与慢性炎症相关的Th17细胞。他们报道这两个Th17细胞亚群表达独特的调节不同基因活性的转录因子。他们证实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部分上是由代谢调节的。

【7】Immunity:突破!研究发现病毒战胜免疫系统引起慢性疾病的方式!

doi:10.1016/j.immuni.2018.01.006

像HIV、乙肝病毒等可以引起慢性疾病的病毒是如何战胜它们宿主的免疫系统的呢?长久以来科学家们都在逃避这个问题,但是最近麦吉尔大学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分子机制,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这项发现为治疗一系列疾病带来了新希望。

消灭感染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机体快速识别并破坏它们的能力,这项工作由免疫细胞——CD8+T细胞完成。这些细胞通过细胞因子获得指令,因此细胞因子可以使这些细胞更强悍或者更孱弱。在多数情况下,CD8+T细胞可以迅速识别并破坏感染源以防止感染源传播。

“但是当遇到可以引起慢性疾病的病毒时,免疫细胞会收到错误的指令,使它们响应更慢。” 麦吉尔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副教授、该研究通讯作者Martin Richer说道。

【8】Cell Rep:慢性感染如何巧妙地打败机体的免疫系统?

doi:10.1016/j.celrep.2018.06.107

与很多慢性感染一样,内脏的利什曼病也会阻碍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以免其能够轻松地“入住”宿主机体,利什曼病每年会造成全球成千上万人死亡,其是继疟疾之后,引起人们因寄生虫感染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那么到底其是通过什么机制来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监视的呢?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拿大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如何在宿主机体中维持感染,研究结果表明,其所诱发的机体慢性感染所带来的损伤会使得机体白细胞死亡,从而就无法消除机体中这种寄生虫,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有效抵御杜氏利什曼原虫引发机体感染的新型疗法。

【9】Science:重磅!复发性的轻度感染会导致慢性肠道炎症

doi:10.1126/science.aao5610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研究人揭示出随着年龄的增加,过去经历的轻微细菌感染如何能够累加,从而导致一种严重的炎性疾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轻微的细菌感染,比如在轻度食物中毒期间发生的细菌感染,可能会被忽视,而且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身体清除,但是它们能够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慢性炎症和潜在地危及生命的结肠炎。这些新的发现也能够有助鉴定出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的炎症性肠病(IBD)的起源。

这些研究人员是根据一个完全不同的假设来开展这项长期的研究,旨在探究结肠炎和IBD等慢性炎性疾病的起源。他们的假设反映了多个线索。首先,越来越明显的是,一个人的基因组成在常见的炎性疾病(包括结肠炎和IBD)的发作中起着有限的作用。比如,对患上IBD的人而言,双胞胎表现出相对较小的一致性。这些发现涉及疾病起源中未知的环境因素。

【10】JACI:新药物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doi:10.1016/j.jaci.2017.09.026

最近,研究者们找到了一类新的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药物。COPD目前仍旧是无法治愈的疾病,而且致死率高居不下,该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抽烟导致的。在目前的前临床期试验中,两类抗炎药被证据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相关结果发表在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杂志上。

COPD患者的呼吸道遭受着慢性炎症的困扰,其中一些特定的蛋白激酶调控了这一过程。这些激酶受到烟雾的影响或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在特定炎性因此的诱导下过度激活。根据研究者们的说法,小分子NSKI能够上述抑制蛋白激酶的活性。作者们在细胞水平上检验了两种NSKI,RV1088以及RV5能够的68的治疗效果,以及将其与常见的皮质醇以及单一的蛋白酶抑制剂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种SNKI能够更好地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更多精彩盘点!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