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沈南鹏:香港已成为全球生物科技企业上市的热门地,积极看好大湾区发展

  1. 生物科技

来源:红杉中国 2021-09-02 15:10

2021年9月2日,红杉中国创始与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香港交易所2021生物科技峰会上发表演讲表示,“我们对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比以往更有信心”。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开始将产品授权给全球其他公司,在未来几年,“立足中国,面向全球”这一势头将值得关注。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特别在mRNA技术、基因编辑、细胞疗法和远程医疗等领域,创新明显加速。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其中更多的尖端技术来自中国。”

2021年9月2日,在香港交易所举办的2021生物科技峰会上,红杉中国创始与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发表主旨演讲,表达了其对于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看好,以及红杉中国持续看多中国、积极布局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背后逻辑。

沈南鹏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对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比以往更有信心。”在其看来,红杉中国的医疗健康投资在过去几年中加速增长,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2015年中国药监局的监管改革,提出新药高标准和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港交所18A章新规以及上交所科创板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新政,帮助公司有更多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为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转型和创新做出了贡献;以及一批在中国或海外领先的制药企业中拥有丰富经验的科学家、领导者开始创业,带动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创业浪潮。

事实上,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创业者也确实在面临越来越好的创业环境。此前,美国的波士顿和旧金山湾区被认为是biotech公司的集聚地,因为当地不仅有数量众多的小型初创biotech公司,也有估值在数十亿美元的明星药企,而当地顶尖的大学集聚也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家网络,对于科研转换以及产研合作都有极大助力。
而在沈南鹏看来,如今国内的医疗健康产业生态也已经取得了显著发展。比如说类似的行业生态也正在大湾区慢慢成型,一批企业开始成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发展中的中坚力量。香港也在大湾区的医疗健康产业生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拥有的多个顶尖大学和实验室是这一生态成功的关键所在。香港还推出了价值超过100亿港元的InnoHK项目计划,用于支持创新和技术研发,这意味着香港将为大湾区的医疗健康行业提供深厚的人才储备。

令人兴奋的是,中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追赶全球领先企业的速度也比之前更快。他表示:“事实上,最近越来越多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开始将其产品授权给全球其他公司。在未来几年,‘立足中国,面向全球’这一势头都值得关注。”
 
以下是沈南鹏在峰会期间的演讲实录:

感谢Laura 和Nicolas邀请我在2021年港交所生物科技峰会上发言。

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新规以来,我们见证了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事实上,正如Laura刚才所说,这些上市新规的发布已经改变了香港交易所的“基因”。过去三年,许多红杉中国投资的领先公司已在香港上市,包括信达生物、药明巨诺、再鼎医药、腾盛博药、基石药业和启明医疗等等。

自红杉中国2005年成立以来,医疗健康一直是我们在中国最重要的投资领域之一。我们一直积极投资生物医药、创新器械以及医疗IT和服务等领域,并且始终渴望与那些能够穿越时间长河的医疗企业成为长期合作的伙伴。无论公司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是在发展早期、IPO前还是上市后,我们都以积极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为使命。对我们来说,投资医疗健康是要目光长远,去找到不断创新的公司。

事实上,我们的医疗健康投资在过去几年中加速增长。原因有三个——2015年中国药监局的监管改革,提出新药高标准和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在中国或海外领先的制药企业中拥有丰富经验的领导者开始创业,引领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创业浪潮。

例如,曾担任红杉中国医疗健康板块董事总经理的杜莹于2014年创立了再鼎医药,并在7年内成功将其打造成一家市值高达140亿美元的生物制药公司。杜莹曾在辉瑞公司的生物科技部门工作多年,带头研发过极具创新力的药物。当她离开红杉创立再鼎医药时,红杉中国是其最早的投资方。

腾盛博药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家研究重大传染病治疗方案的生物科技公司,两个月前刚在港交所上市。该公司由洪志博士在2018年创立。在此之前,他曾是GSK的高级副总裁,并兼任传染病治疗部门的负责人。我们很高兴在A轮、B轮及Crossover中支持腾盛博药,也是其IPO时的基石投资者。

许多中国的顶尖科学家也在创立前途无限的生物科技公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最近我们在天使轮投资了一家新一代基因编辑公司。创始团队由上海科技大学等院校的科学家组成,他们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公司的管线研发中无缝衔接。

我们近期还有一笔早期投资是西湖大学孵化出来的项目,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有海外留学和工作背景,其研发定向改造携带靶向药物的红细胞,这也是中国首个红细胞治疗技术平台。

最后一点,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8A章新规实施以后,以及其后上交所推出科创板,都为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转型和创新做出了新的推动。

生物科技的发展可以帮助解决许多广泛存在的问题, 例如: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研发传染病疫苗或治愈癌症)、老龄化社会、食品供应,甚至是气候变化。它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但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风险也很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医疗健康和生物科技行业最需要长期投资。生物科技公司可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但其产品的研发周期很长,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带来正向的现金流。没有资本的长期支持,生物科技公司很难生存。因此,上市前和上市后的持续融资对这些公司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事实上,对于生物科技行业的企业家来说,IPO或许只是一个荣耀勋章,或者说成功登上了一个小山坡,但绝非是终点。想要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创业者仍然需要持续不断地攀登,需要有非凡的毅力和耐心。无论其处在哪一发展阶段,红杉中国都愿意支持这些企业家走很长的路。

展望未来,我们对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比以往更有信心。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特别在mRNA技术、基因编辑、细胞疗法和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创新明显加速。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其中更多的尖端技术来自中国。中国初创企业追赶全球领先企业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事实上,最近越来越多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开始将其产品授权给全球其他公司。在未来几年,“立足中国,面向全球”这一势头都值得关注。因此,港交所和香港作为生物科技中心拥有巨大的机遇。

香港交易所的投资者拥有多元化的全球背景且质量很高,但目前比较活跃的、专门做医疗健康投资的二级市场基金只有不超过30家,这一方面的发展空间很大。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行业的特点在于它有非常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要求投资机构对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壁垒、差异化等等建立自己独特的认知,不能人云亦云。这一投资人才群体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让人高兴的是,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企业正受惠于港交所上市新规,有巨大的上市潜力,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来参与到他们的发展中。
在美国,大波士顿地区和旧金山海湾区是成千上万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所在地,这里不仅有小型初创公司,还有估值数十亿美元的制药公司。而该地的顶尖大学也帮助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科学家网络。

令人兴奋的是,我们也看到类似的行业生态正在在大湾区慢慢成型。在大湾区,有迈瑞、华大基因、新产业生物等领军企业,也有许多拥有前沿技术的独角兽企业如晶泰科技,这是一家由AI驱动的CRO生物科技企业。香港可以在大湾区的医疗健康产业生态中发挥关键作用,香港拥有多个顶尖大学和实验室,将是这一生态成功的关键所在。香港政府推出了价值超过100亿港元的InnoHK项目计划,支持创新和技术研发,尤其关注生物科技的研发,这意味着香港将为大湾区的医疗健康行业提供深厚的人才储备。

我还想响应下Nicolas 刚才提出的观点,即利用香港生物科技行业的专长,为更多国际生物科技公司服务。港交所不仅是中国生命科学公司的上市首选地,也吸引全球的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事实上,有不少公司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是国际公司,其中一些可能在美国有研发团队,在中国有制造工厂;有的则可能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但主要服务美国和欧洲客户,或者很多公司在同时抓住两地的医疗临床治疗机遇。我们希望港交所能够支持所有生物科技行业领导者的梦想,能让他们利用这个城市的独特资源机制,将香港建设成全球生物科技和医药科技中心。(生物谷 bioo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