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lood:新型化合物caADAMTS13治疗中风的潜力巨大

  1. caADAMTS13
  2. tPA
  3. VWF
  4. wtADAMTS13
  5. 中性粒细胞
  6. 中风
  7. 血凝块

来源:本站原创 2021-11-19 11:58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配制和测试了一种新型血凝块破坏化合物,它能够有效地恢复中风小鼠模型的大脑中的血流,这就为更安全和更有效地治疗中风打开了大门。这种化合物---一种叫做caADAMTS13的酶---可能能够溶解对当前治疗有抵抗力的中风患者体内的血凝块。

2021年11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配制和测试了一种新型血凝块破坏化合物,它能够有效地恢复中风小鼠模型的大脑中的血流,这就为更安全和更有效地治疗中风打开了大门。这种化合物---一种叫做caADAMTS13的酶---可能能够溶解对当前治疗有抵抗力的中风患者体内的血凝块。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15日在线发表在Blood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obust Thromboly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on of a Constitutively Active ADAMTS13 Variant in Murine Stroke Models”。


目前医生在中风急性期使用的抗凝血药tPA对许多患者有效;然而,它不能分解富含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的血凝块,其中VWF是一种大型的弦状蛋白分子,在血凝块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大约50%的血凝块对tPA治疗有抵抗力,并且富含VWF,而VWF将称为血小板的循环凝血细胞拴在血凝块形成的位置上。

这些作者在中风小鼠模型身上研究了酶caADAMTS13的疗效,并将它与体内自然存在的这种酶的野生型变体---称为wtADAMTS13---进行了比较。当中风发作1小时后给送时,caADAMTS13通过分解VWF的长链显著减少了这种因子---比它的野生型变体wtADAMTS13的速度快5倍。caADAMTS13还能防止一种称为中性粒细胞的白细胞进入缺血的脑组织,而中性粒细胞进入缺血的脑组织被认为是导致脑细胞受损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自CC0 Public Domain。

VWF还与中性粒细胞招募到血凝块形成部位有关,这影响了血凝块的稳定性和它分解成更小碎片的可能性。

中风是由流向大脑的血流减少引起的---这最经常导致患者丧失运动能力、说话困难和其他症状。血流减少最常见的原因是血凝块滞留在供应大脑的狭窄血管中,这意味着脑细胞无法获得它们工作所需的能量。如果血流不能迅速恢复,脑细胞就会死亡,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

目前对中风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清除血凝块以恢复大脑的血流。在许多患者中,这种治疗方法效果很好,患者的功能得到恢复。然而,在许多中风患者中,血凝块没有被药物治疗分解,症状持续存在。就tPA治疗而言,如果在中风发生后约4.5小时内给送,则发生出血的风险会增加。

论文共同作者、曼彻斯特大学的Stuart Allan教授说,“我们的新型化合物能够分解对tPA治疗有抵抗力的血凝块。这样一来,更多的中风患者就可能显示出比目前更多的功能恢复。显然还有一些路要走,我们需要知道在中风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给送这种化合物是否有效,并且治疗后的出血风险更低。我们很乐观,我们将能够证明这种化合物能够做到这一点;一旦我们做到了,我们希望能够进入人体临床试验。这非常令人兴奋。”(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Kieron South et al. Robust Thromboly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on of a Constitutively Active ADAMTS13 Variant in Murine Stroke Models. Blood, 2021, doi:10.1182/blood.202101278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