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刷牙顺带打疫苗?Nature子刊:牙线疫苗横空出世,无针无痛还能防流感!

  1. 疫苗
  2. T细胞
  3. 牙线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8-01 11:53

尽管牙线疫苗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其潜力已显露无疑。研究团队指出,这种方式未来可能用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新冠);抵御性传播疾病(通过诱导阴道黏膜免疫);甚至作为癌症疫苗的递送工具。

每天用牙线清洁牙齿,早已成为很多人口腔护理的标配。但你能想象吗?这个不起眼的日常用品,或许很快会成为疫苗接种的 “新神器”。

近日,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涂有疫苗成分的牙线能通过牙龈沟递送疫苗,在小鼠身上触发强烈的全身及黏膜免疫反应,甚至 100% 抵御致命流感病毒。这种无针、无痛的接种方式,不仅能让疫苗接种像刷牙一样简单,还为大流行期间的快速免疫提供了新可能。

为什么是牙线?秘密藏在牙龈沟深处的 “结合上皮”(JE)中。这片位于牙龈与牙齿交界处的特殊组织,天生具有 “高通透性”—— 它的细胞间隙更大,连接结构更松散,就像一道 “天然小门”,能让外来物质轻松进入体内。更妙的是,结合上皮下方布满了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堪称 “免疫细胞聚集地”,一旦识别到疫苗中的抗原,就能迅速启动免疫反应。

研究团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们选择扁平带状牙线(而非编织型)作为载体,因为其光滑表面能均匀吸附疫苗成分,避免编织型牙线纤维间的 “截留浪费”。实验显示,牙线涂层能稳定附着,即使在小鼠咀嚼、饮水后,仍有疫苗成分在牙龈沟内留存长达 72 小时,而直接滴涂的疫苗 24 小时就会消失 —— 这意味着牙线能持续、高效地递送疫苗。

给小鼠“用牙线”

在小鼠实验中,研究团队测试了多种疫苗类型,结果令人振奋:

流感疫苗:用涂有灭活流感病毒的牙线给小鼠接种 3 次后,所有小鼠都在致命剂量流感病毒攻击下存活,而未接种组全部死亡。更关键的是,小鼠的血液、粪便、唾液甚至骨髓中都检测到了抗体,其中骨髓中的抗体分泌细胞表明免疫记忆已形成,能提供长期保护。

通用流感疫苗:针对高度保守的 M2e 蛋白设计的纳米颗粒疫苗,经牙线递送后,无论小鼠是否立即进食饮水,都能 100% 抵御两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H1N1 和 H3N2),保护效果与鼻腔接种相当,但安全性更优(避免鼻腔接种可能引发的神经副作用)。

mRNA 疫苗:涂有 GFP-mRNA 的牙线能在小鼠牙龈组织中成功表达蛋白,并诱导血清抗体产生,证明牙线也适用于 mRNA 这类新兴疫苗平台。

接着,在人类志愿者测试中,27 名健康成人使用涂有荧光染料的牙线棒后,染料在牙龈沟的递送效率平均达 59%,即使仅使用 2 次,也能达到 48.5% 的递送率。更令人惊喜的是,93% 的志愿者表示使用时无疼痛,78% 认为操作 “极其简单”,93% 更愿意选择牙线疫苗而非传统注射。

牙线疫苗的三大优势

相比传统注射或其他黏膜接种方式,牙线疫苗的优势堪称 “降维打击”:

1. 无针无痛,提升接种意愿:无需针头,避免疼痛和 needle phobia(针头恐惧),尤其适合儿童和对注射抵触的人群。

2. 无需冷链,便于分发:牙线涂层的疫苗可干燥保存,无需低温运输,甚至能通过邮寄送达,在资源匮乏地区或大流行期间极具优势。

3. 黏膜 + 全身双重免疫:既能激活血液中的抗体,又能在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部位形成免疫屏障,对流感、新冠等通过黏膜入侵的病原体效果更佳。

研究负责人 Harvinder Singh Gill 教授表示:“未来人们可能在刷牙时顺便用牙线接种疫苗,就像日常护理一样轻松。”

小结

尽管牙线疫苗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其潜力已显露无疑。研究团队指出,这种方式未来可能用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新冠);抵御性传播疾病(通过诱导阴道黏膜免疫);甚至作为癌症疫苗的递送工具。

当然,它也有局限——必须用于有牙齿的人群,无法给婴儿接种。但对于绝大多数人群而言,这种 “日常化” 的疫苗接种方式,或许会彻底改变公共卫生防护的格局。

或许不久的将来,你的牙线盒里,除了清洁牙垢的牙线,还会躺着能预防流感的 “疫苗牙线”。刷牙、用牙线、打疫苗,一步到位,健康防护从未如此简单。(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Rohan S. J. Ingrole et al, Floss-based vaccination targets the gingival sulcus for mucosal and systemic immunization,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25). DOI: 10.1038/s41551-025-01451-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