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万春医药“first-in-class”新药3期临床达主要终点

  1. 新药

来源:医药观澜 2020-06-16 08:24

万春药业(BeyondSpring)宣布其“first-in-class”新药普那布林(plinabulin)用于化疗引起的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PROTECTIVE-2(106研究)3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根据万春药业公告:研究的中期显着优效结果,是30年来在CIN适应症治疗标准和临床获益上的第一个突破!中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是抵



万春药业(BeyondSpring)宣布其“first-in-class”新药普那布林(plinabulin)用于化疗引起的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PROTECTIVE-2(106研究)3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根据万春药业公告:研究的中期显着优效结果,是30年来在CIN适应症治疗标准和临床获益上的第一个突破!
中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是抵抗感染的主要手段。数据统计,中性粒细胞减少影响着7%到65%的接受化疗的患者。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其中大约20%的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每年有超过6万名患者因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而住院,这往往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严重感染。自1988年以来,只有G-CSF被批准用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由于其副作用(如骨疼痛)以及作为生物药物的高成本,使其使用受到限制,仅用于约20%的患者。
普那布林是一种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H1)激活剂,它能够破坏细胞骨架中的微管网络并释放GEF-H1。该过程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途径,导致蛋白质c-Jun的活化。激活的c-Jun进入树突状细胞的细胞核,上调免疫相关基因,进而激活一系列相关基因,促进树突细胞(DC)成熟、T细胞活化和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此外,普那布林还是一种非G-CSF剂,通过逆转由多西紫杉醇诱导的骨髓中嗜中性粒细胞的阻断形成,维持中性粒细胞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以一个不同于G-CSF的机制防止CIN。临床前研究中已经显示,普那布林可防止由不同抗肿瘤机制的化疗药物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万春医药开展的名为PROTECTIVE-2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是在接受化疗TAC方案(多西他赛、阿霉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比较40mg普那布林联合6mg长效G-CSF(neulasta)治疗与6mg长效G-CSF单药治疗的效果。本次中期数据分析纳入了约120例患者的数据。
结果显示,在主要研究终点“在第一个化疗周期中未发生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百分比”方面,普那布林联合治疗显着优于长效G-CSF单药治疗(p<0.01)。
在关键次要终点方面,“第1个化疗周期前8天内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持续时间(DSN天数)”和“第1个化疗周期内的DSN”均达到显着意义,证实了普那布林联合组在前8天即可发挥中性粒细胞保护作用,可提供全面保护作用。
“这是振奋人心的数据,不仅显示了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而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斯坦福医学院医学教授兼普那布林CIN研究的全球主要研究者Douglas Blayney博士说:“目前CIN的医疗需求远未得到满足,因此仍然急需新的治疗药物,特别是与现有标准治疗药物G-CSF机制不同的药物。‘在第1个化疗周期中未发生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百分比’是CIN领域首次使用的主要研究终点,我也希望该终点将来能成为CIN新的治疗评价标准。”
万春医药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黄岚博士补充道:“PROTECTIVE-2研究的中期显着优效结果,是30年来在CIN适应症治疗标准和临床获益上的第一个突破。”此外,普那布林与G-CSF组合具有预防感染与住院的潜力,这对于COVID-19大流行中的医生、患者和医疗保健系统而言,显得格外重要。
在中国,国家药监局已于2017年批准了普那布林针对预防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两项2/3期注册性临床试验申请(项目编号为105及106)。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普那布林登记开展的临床研究有6项,包括两项3期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
万春药业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全球性的生物制药公司,201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专注于新型癌症疗法的研发。  (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