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物院等研发出提升病毒载体艾滋病疫苗性能的新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利用仿生矿化技术成功研发了一种疫苗修饰和改进的新技术(Biomineralization-based Virus Shell-Engineerin
Science:科学家研发出新型艾滋病疫苗
自从1984年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造成艾滋病的原因以来,已经有超过100次艾滋病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然而皆以失败告终。Robert Gallo在国家癌症研究所工作时在《science》上发表了4篇文章利用严格的数据论证了HI
美国科学家因为艾滋病疫苗数据造假获重刑
因为学术造假导致牢狱之灾的科学家比较罕见,最近美国前学者Dong-Pyou Han可能带了个头,他因为伪造研究数据申请国家研究经费而于2015年7月1日获判刑57月,3年监外监视,被罚款720万美元。这一案件收到非常高的社会
首个黑热病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利什曼病有多种形式,其中内脏利什曼病是最糟糕的。若不进行治疗,几乎都会在2年内死亡。然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一个非营利性传染病研究所(IDRI)已准备开展一种疫苗的人体试验,这种疫苗可能使利什曼病成为历史。 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由利什曼寄生虫引起。寄生虫引起发热和体重减轻,攻击脾脏和肝脏,并摧毁红细胞和白细胞导致贫血。每年大约50000人死于该病。
Nat Medicine:新型研究或可解释为何艾滋病疫苗难以成功研发
2012年9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数年来,成功的HIV疫苗对于研究者来说如同耶稣手中的圣杯一样难以得到,尽管这些年来花费了众多的人力物力,成功的HIV疫苗仍未开发出来。但是近来俄勒冈医科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含有毒力弱化的AIDS病毒的猴子为何可以抵御完整强毒株HIV的接二连三的感染。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人类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
Trends Mol Med:一种新的结核病疫苗可以拯救数百万人生命
2012年8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肺结核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尽管大部分人接受疫苗接种,但肺结核的发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新的合成疫苗取代尤其是在这种传染病流行的地区流行的无效的疫苗是非常迫切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8月28日的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
科技部与盖茨基金会将在粮食增产、传染病疫苗领域深化合作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此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表示,科技部与盖茨基金会将深化包括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研发和生产重大传染性疾病疫苗等领域的合作。 6日傍晚,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比尔·盖茨应邀“博鳌对话”,畅谈“慈善创新——为穷人投资”。 据悉,中国科技部与盖茨基金会2011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致力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促进全球健康发展。
Immunity:对艾滋病毒疫苗的新见解将促进该疫苗的发展
4年以前,一种有发展前途的HIV疫苗显示出了它对抗艾滋病病毒的潜力,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它不能对艾滋病的传播起到广泛的保护作用。 现在,由杜克大学医学院领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美国军方艾滋病研究项目和泰国卫生部参与的一项新研究在HIV疫苗的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见解,他们的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何该疫苗只能使三分之一的接种者受益,而其他人仍然是易受HIV感染的。
美NIAID所长:人类已有遏制艾滋病疫情工具
艾滋病在全球肆虐30余年来,夺去约3000万人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负担,世界各国与这一共同敌人展开激烈的持久战。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安东尼·福奇认为,在这场战争中,人类已拥有遏制艾滋病疫情的工具,但真正控制住这一疫情尚需时日。 福奇在世界艾滋病大会期间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