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解析大豆果荚着色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和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合作鉴定了调控大豆果荚着色的关键基因L1,解析了其分子机制,并阐明了深色豆荚对野生大豆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以及

2023-07-04

科研人员揭示桃近核处果肉着色的形成机制

近核红是桃特有的现象,其性状表现为在果实发育的后期,靠近果核处果肉花青苷积累变红,这种性状不利于罐装桃产业的发展。然而,近核红性状是如何产生的尚不清楚。

2023-04-03

Tree Physiology:揭示光照促进桃果皮着色机制

  光照是桃果实着色的一个重要条件,但相关机制不清。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果树分子育种学科组发现了光响应基因HYH基因在桃果皮着色中的调控作用,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Tree Physiology。研究人员通过对毛桃和油桃果皮在光照和遮光条件下的组学分析,发现调控桃果皮花青苷的积累候选调节基因PpHYH,该基因编码蛋白缺少转录激活结构

2022-03-09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着色技术成功绘制出了大脑的多色图谱!

2021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的大脑中包含了大约860亿个神经元细胞,其由大约100万亿个突触连接编织在一起;每个细胞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其能帮助我们运动肌肉、处理环境信息并形成大脑记忆等。考虑到大量的神经元及其连接,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神经元是如何协同工作从而产生大脑思想或行为的。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

2021-01-12

科学家发现长羽毛恐龙顺序换羽行为

 换羽是鸟类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行为,对于这一行为的演化,目前学界知之甚少。近日,以色列和中国的科学家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报道了已知最早的顺序换羽行为的化石记录及研究成果。研究认为,能够确保鸟类和非鸟长羽毛恐龙维持全年飞行能力的顺序换羽模式至少在约1.2亿年前便已出现,推测其演化与日常觅食或躲避掠食者的行为相关。羽毛是复

2020-07-23

Science:揭示金丝雀羽毛颜色性别双色性的遗传机制

2020年6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科英布拉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塔尔萨大学和奥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酶导致马赛克金丝雀(mosaic canaries)羽毛颜色性别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6月12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genetic mechanism for sex

2020-06-21

羽毛恐龙化石研究揭示鸟类羽毛分子演化过程

侏罗纪近鸟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带羽毛的恐龙之一,过去对其功能形态学的分析指示其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但是由于缺乏直接的化石证据,因此对其飞行能力的推测一直存在争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泮燕红等完成的题为《羽毛分子演化的化石直接证据》的研究成果,于近期在线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为探讨早期羽毛的演化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该研究显示,以近鸟龙为代表的带毛恐龙虽然可能具

2019-04-02

科学家发现控制红苹果着色分子机制

 红苹果,人人爱。可是,苹果皮为什么能进化出诱人的红色,是个有趣而复杂的问题。4月2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诠释了苹果为什么这样红的奥秘。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果树所)苹果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在完成了苹果花药培育纯系高质量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揭示了反转座子控制红苹果着色的分子机制。“栽培苹果通常是二倍体,基因组高度杂合且经过全基因组复制,致使常规品种基

2019-04-08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关于“着色剂”的科学解读

近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抽检发现,部分水果制品存在着色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问题。什么是着色剂?在食品工业中如何应用?国内外有哪些相关的法规标准?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第8期《食品安全

2016-07-08

Science:羽毛最早的作用或是为了交尾

一组恐龙化石提示,羽毛和翼翅样结构首先是为了求偶而演化出的。大多数已知的羽毛得到良好保存的恐龙化石来自中国,但现在由Darla Zelenitsky及其同事所描述的化石则来自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研究人员分析了3具来自鸵鸟样恐龙物种埃德蒙顿似鸟龙的骨架——2具幼年的和1具成年的骨架。所有3个样品看来都覆盖有短的、绒毛样的羽毛,但只有该成年的样品显示了长羽的证据——在其前肢上有着硬的中心轴。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