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Nanobiotechnology:交变磁场“遥控”肠道益生菌,激活肠脑轴释放 GABA,为焦虑治疗添新招

研究构建的交变磁场响应工程益生菌可通过调控肠脑轴,经迷走神经抑制和肠道菌群调节双重机制缓解小鼠焦虑样行为,为焦虑治疗提供新方法。

2025-07-04

外泌体,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 | 磁场驱动的外泌体靶向调节营养不良肌肉的免疫和代谢变化

外泌体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组织修复和再生疗法,可以诱导和引导营养不良疾病中的适当免疫反应。然而,操纵外泌体以控制其生物分布并在体内靶向它们以实现足够的治疗效果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2024-07-29

PNAS:施一公团队揭示特定电磁辐射的调制频率对睡眠行为具有调节作用

这一系列研究结果为揭示动物对特定电磁辐射的生物感知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也提示我们在评估电磁辐射对生物体健康影响时,应当全面考虑辐射的各种参数特征。

2024-04-23

iScience:施一公团队系统总结电磁辐射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团队使用完全组装的试验台原型机进行了生物电磁实验,通过24小时的细胞恒温培养,未观察到细胞有明显缺陷,验证了该原型机对细胞系的生物相容性。

2024-03-08

施一公团队开发具有3D电极的芯片实验室,证实生活中常见电磁辐射影响细胞生长

总的来说,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3D叉指电极的生物相容性试验台,用于研究低频电磁刺激对细胞系的影响,并制作出了原型机。

2023-11-24

聂广军/赵潇团队通过磁场时空操纵细菌,实现肿瘤精准免疫治疗

该研究构建了基于细菌的交变磁场操纵的微型生物机器人AMF-Bac原型,该原型由主动导航、信号解码、信号反馈、信号处理和信号输出五个模块组成。在靶向原位结肠肿瘤后,修饰细菌上的Fe3O4纳米颗粒使AMF

2023-04-13

把细菌改造为微型机器人,在磁场导航下精准递送药物,用于癌症治疗

细菌会被化学梯度所吸引,例如低氧水平或高酸度环境,而这两种情况普遍存在于肿瘤组织附近。在肿瘤组织附近注射细菌来治疗癌症被称为细菌介导的肿瘤治疗。

2022-07-21

30T级强磁场对生物安全和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首次报道了30 T级稳态强磁场对健康小鼠的生理安全性以及20 T和30 T级稳态强磁场对小鼠神经行为学影响。

2022-05-05

Nature:揭示迁徙鸟类对地磁场感知的量子生物学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磁生物学研究团队研究员谢灿课题组与英国牛津大学教授Peter Hore、德国奥登堡大学教授Henrik Mouritsen等实验室组成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动物磁感应和生物导航领域取得进展,揭示了迁徙鸟类对地磁场感知的量子生物学原理。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23日以封面长文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