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华人科学家发现,最毒乳腺癌细胞利用油脂策反中性粒细胞,抑制免疫应答!
研究证实:对AA的合成、代谢和转运途径进行干预,或是通过饮食调整降低AA摄入(减少Ω-6 脂肪酸),都有望在实践中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逆转PD-1抑制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的耐药。
Circulation:摄入多油脂类鱼类或能帮助降低机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来自瑞典卡洛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近亲成员或许能因多摄入多油脂鱼类(油性鱼类)而获益。
研究揭示深度荫蔽环境调控油桐种子油脂积累的分子机制
油桐树是工业油料树种,从油桐种子中提取的油脂因富含桐酸,从而赋予了桐油耐热、耐酸碱、防腐、防锈、绝缘、干燥快等特性,使得桐油成为优良的干性植物油,广泛应用于优质环保涂料、电子线路板生产以及军事工业领域。研究油桐树种子桐油合成调控机理对培育油桐高产品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光为植物光合产物的积累提供能量,也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处于不良光照环境下,不
研究发现促进大豆油脂积累的转录调控模块
大豆富含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多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究大豆种子油脂合成和积累的分子机制,充分解析脂肪酸合成途径。然而,这一合成通路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是如何被激活的?目前,对其调控机理的研究仍然缺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劲松研究组在New 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了关于大豆种子油脂合成和积累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出
研究发现大豆驯化过程中锌指蛋白的选择有助于提高大豆油脂含量
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植物油的主要来源。种子中的油脂含量在驯化中受到人工选择而不断提高,成为大豆的重要农艺性状。目前大豆油脂代谢的生化途径已比较清楚,但其调控机理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
酿酒细胞工厂高效合成油脂化学品及生物燃料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制约着全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两大难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可持续、稳定、绿色的化学品及燃料供应。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烷烃、脂肪醇)是生物燃料和油脂化学品的基础
The Plant Cell:胡晗华等硅藻油脂积累机制研究获进展
硅藻是藻类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作为主要的初级生产者,约占全球初级生产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整个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量。与多数藻类不同,硅藻同化产物主要是油或金藻多糖,其中油份以油滴状态贮存在细胞中,含量可占40~60%,因而被认为是最为合适的生物柴油原料之一。然而,目前其油脂积累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Chi Sci Bulle:微生物油脂花生四烯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
自然界里某些含脂类的微生物细胞是高质量油脂,特别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产者。微生物油脂不仅有益健康, 而且是生物柴油潜在的油脂来源。由于气候变化,耕地减少,科学家早就提出开发微生物油脂作为动植物油脂可替代的来源。但由于经济原因, 这个过程进展缓慢,其瓶颈在于微生物细胞合成油脂的效率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