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成都市立公立医院首次跨区域托管基层医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跨区域托管阿坝州林业中心医院。

2014-05-07

Soil Biol & Biochem:成都生物所等在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演替研究上获进展

植物根际微生物类群对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健康生长意义重大。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传统的研究方法由于分辨率较低,使得我们很难真正了解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2014-02-21

7家企业项目顺利入驻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

2013年4月15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新申请入驻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的8个项目进行了评审,有7个项目顺利通过评审,入孵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 入孵项目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特色畜禽养殖技术等多个领域,并具有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产业化开发前景。 该批项目的入孵为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注入了新鲜“血液”,扩充了孵化领域,壮大了孵化企业队伍。

2013-05-02

成都生物所发明岷江上游地区酿酒葡萄的栽培方法

近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种岷江上游地区酿酒葡萄的栽培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岷江上游地区是少数名族聚集地区,属干热河谷地带,其光热资源丰富,种植技术落后,尤其缺乏酿酒葡萄种植的科学修剪技术,导致葡萄树势旺盛,营养生长快,花芽分化差,坐果率低,品质差,易感病,果穗松散等问题。

2013-06-12

成都生物所动员部署“十二五”规划实施工作

9月7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科院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并对研究所“十二五”规划组织实施进行部署和动员。所领导班子成员、所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成员、职代会常务主席团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集中学习了中科院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党委书记汪光泽详细解读了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夏季党组扩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2-11-19

成都山地所科技救灾专家组初步查明芦山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主要类型和特征

4月22日,由科技救灾技术总指挥、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崔鹏研究员带队,游勇研究员、陈晓清研究员等为骨干的科技救灾专家,克服余震、滚石和交通堵塞等不利条件,深入芦山地震震中地区,开展次生山地灾害应急考察。 考察组途径芦阳镇、龙门乡并徒步前往宝盛乡等地震极震区,沿途对地震诱发山地灾害进行考察,开展灾害数据编目、实地测量灾害基本参数,并评估灾害对抗震救灾的影响。

2013-04-24

PLoS ONE:成都生物所发现棘腹蛙罕见染色体易位多态现象

一般而言,易位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异常的“四价体”配对,存在三种分离方式,可形成6种配子,由此在后代中出现多种核型个体。而其中不平衡配子由于遗传上的缺失和重复引起不育或育性极低,导致后代种群繁殖力降低,因而易位多态在自然群体中极难形成,在脊椎动物中更是罕见。两栖类自然种群中,因易位在种群中引起的核型多态现象未见报道。迄今,对于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中易位所引起的细胞学及遗传学效应知之甚少。

2012-10-12

成都12亿元打造40万亩种业基地

记者日前获悉,国家农业科技城良种创制中心预计投资12亿元在四川彭州市兴建西南分中心及产业转化基地,该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种苗培育、基因筛选试验、生物技术试验圃、生物技术释放基地、作物原种研究基地等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和作物新品种培育。 按照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了“产业倍增”的目标,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高端种业。

2012-11-20

Zoologica Scripta:成都生物所树蛙属的系统和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树蛙属(Rhacophorus)目前有80种,分布区域广泛,主要分布于东亚包括中国和日本,南亚包括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由于分布区域的广泛性和该类群个体生活习性的特殊性(大部分物种生活于树林中),该类群的物种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部分物种的地位备受争议。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