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

该研究证明了对酸味的耐受性是鸟类的一种保守性状,鸟类的 OTOP1 受到酸性物质的抑制,而 OTOP1 的调节会影响对酸味的感知和耐受性。

2025-06-27

Nature:破解癌细胞化疗耐药新机制,一作已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

该研究发现了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通过 VPS35 传递至质膜,从而调节线粒体翻译,将细胞质中的活性氧感知与线粒体中的活性氧生成联系起来。

2025-03-30

PNAS:中国科学院肖武汉课题组发现蛋白SMYD3抑制抗病毒免疫反应

这项研究揭示了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3在调节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并为影响其激活的IRF3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5-02-27

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大学合作发表最新Cell论文

这项研究提供了同义突变通过表观转录组学调控塑造生物性状的遗传学证据。 

2025-07-02

类器官之父最新论文:利用人类气道黏膜下腺体类器官研究炎症和感染,一作已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

该研究开发了人类气道黏膜下腺体(SMG)类器官,用于研究呼吸系统炎症和感染。

2025-06-15

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此次,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教授当选外籍院士。

2025-04-30

Neuron: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王成团队等联合揭示海马编码时空信息机制

了进一步研究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编码的相互作用机制,团队设计了多种虚拟现实导航任务及现实世界任务,使用在体单光子显微镜技术,记录和研究了不同运动速度下海马CA1脑区神经元的时空表征。

2024-09-10

美国两院院士、睡眠领域顶尖学者丹扬教授回国,全职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

这些结果共同表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功能性疲劳会降低其促进清醒的能力,从而导致睡眠压力。

2025-06-03

师从诺奖得主David Baker,杨为博士全职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聚焦于从头设计蛋白质药物

研究团队描述了螺旋凹面支架的开发,这种支架是为通常参与免疫受体相互作用的凸面靶位点量身定制的。

2025-07-05

STTT: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首次发现,GM-CSF或能逆转钙结合蛋白S100A1介导的免疫抑制!

肿瘤内源性的钙结合蛋白S100A1是导致免疫微环境“变冷”的重要调控因子,可作为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