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HJ:炎性肠病或会增加机体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4-06-10 14:15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炎性肠病患者在诊断后20年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或许要高于一般人群。

机体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失调与心力衰竭(HF,heart failure)的发病机制有关,但是即使炎症是炎性肠病(IBD)发生的先决条件,研究人员对于炎性肠病患者心力衰竭风险的研究仍然很少。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题为“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Swedish population-based stud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进行一项综合登记研究发现,炎性肠病或与个体诊断后20年内心力衰竭风险略有增加相关。

作为ESPRESSO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分析了8万多名炎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未分类的炎性肠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并将其与40万名普通人群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炎性肠病患者在诊断后20年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会增加19%,这相当于在20年中每130名炎性肠病患者中就有1例额外的心力衰竭病例,而且无论炎性肠病的类型如何,其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都有所增加,此外,老年患者、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以及诊断为炎性肠病时已患有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最高。

图片来源: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e338/7676429?login=false

研究者Jiangwei Sun说道,卫生保健提供者和患者都应该意识到这种增加的风险,因此对于人群心血管健康的适当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希望相关研究结果能提高卫生健康工作者对炎性肠病患者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的认识,并有助于制定炎性肠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管理的新指南。随后研究人员还分析了炎性肠病患者与未患炎性肠病的兄弟姐妹之间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在这些兄弟姐妹的分析中,其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相对较低(低10%),这或许就表明,遗传和家庭中共享的早期环境因素或许发挥着重要作用。

Jonas F. Ludvigsson教授说道,我们并不知道是否其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联,但我们将会继续深入研究探索其中所涉及的遗传因素和炎性肠病药物及疾病活动对于心力衰竭风险的作用;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炎性肠病患者在诊断后20年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或许要高于一般人群。(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Jiangwei Sun, PhD, Jialu Yao, MSc, Ola Olén, MD, PhD, et al.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Swedish population-based stud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4). DOI:10.1093/eurheartj/ehae33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