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更小巧、更高效、更安全 雅培新一代起搏器ASSURITY MRI™和ENDURITY MRI™在中国上市

  1. 起搏器

来源:生物谷 2019-06-07 17:09

2019年6月7日,南京—今天,在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期间,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雅培正式发布全新一代心脏起搏器ASSURITY MRI™和ENDURITY MRI™。雅培心律管理和心衰业务部门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余金宝与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澍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黄德嘉教授、前任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以
2019年6月7日,南京—今天,在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期间,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雅培正式发布全新一代心脏起搏器ASSURITY MRI™和ENDURITY MRI™。雅培心律管理和心衰业务部门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余金宝与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澍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黄德嘉教授、前任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以及候任主任委员华伟教授等众多行业专家共同庆祝更小巧、更高效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兼容双腔心脏起搏器——ASSURITY MRI™和ENDURITY MRI™在中国正式上市。

对于心律失常所致的心动过缓等疾病,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临床价值。MRI则在诊断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超过一半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有MRI诊断需求。然而由于传统的起搏器可能会与MRI扫描设备产生相互影响,导致起搏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对患者造成危险,这两种先进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水火不容”。MRI兼容起搏器的出现,让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终于能够从MRI技术中受益,获得更有质量的诊疗和生活。雅培ASSURITY MRI™和ENDURITY MRI™起搏器允许进行SAR(特定吸收率)≤4w/g的全身磁共振扫描,保证了病人的扫描安全,更加便于疾病诊断及后续治疗。它们的生理性外形和类似小块饼干一般的小巧体积(4.7×5.0×0.6 cm),还让导线盘放更容易、手术创伤更小。超过10年的使用寿命则可以大大降低病人发生囊袋感染的风险。此外,ASSURITY MRI™和ENDURITY MRI™还通过生理性起搏、房颤诊断及报警、肺水肿监测等丰富功能,为病人接受积极有效的全病程治疗提供坚实保障。

在发布会上,张澍教授对此表示:“近年来,我国心脏起搏器应用因患者的需求不断增加,逐步接近国际平均水平,同时核磁共振(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占比也在逐年提高。它们是心律治疗方面的重大突破,能在临床应用中为医生和患者都带来极大便利,而体积小、寿命长的产品,则更能够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植入意愿和生活质量。相信这样的创新产品能够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更自由、更舒适的生活。”

我国心律失常的患者大约有2000万,心衰患者约有450万,每年约54万人心脏性猝死,同时心脑血管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相关疾病的先进技术和疗法的应用上已有了显着提升,心脏起搏器植入量也从2010年的38768例增长至2018年的82779例,但患者需求仍在不断增加,许多患者也期待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ASSURITY MRI™和ENDURITY MRI™起搏器已在全球86个国家成功植入超过46万例,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高品质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五月,首例ASSURITY MRI™起搏器植入手术已经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功完成。

雅培心律管理和心衰业务部门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余金宝表示,“雅培深知健康的心脏是精彩生命的基石。作为心律管理和心衰领域的领导者,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突破和前沿科技来推动心脏疾病治疗的发展,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治病患,让更多患者能恢复健康。很高兴现在雅培的创新产品可以服务于中国患者,我们也会继续和政府、专家、行业伙伴一起努力,让更多中国患者能够尽早获得更多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真正从前沿科技中受益,活得健康,活出精彩。”

130年来,通过改变生命健康的前沿科技和产品,雅培不断推动预防、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创造健康医疗未来。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雅培不仅拥有丰富的全产品线,还专注于心律管理、房颤和心衰的前沿疗法。(生物谷Bioon.com)

参考资料:

1.ENDURITY MRI™不具有肺水肿监测功能


2.数据来自世界心律失常大会和《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17/c_1116598283.htm


http://chinacirculation.org/Magazine/Show/135861


3. 来自2018年中国大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注册数据


http://news.medlive.cn/heart/info-progress/show-156894_129.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