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头条:全球超2.5亿例新冠感染病例或只是冰山一角...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2021-09-18 12:41
近期,《Science》发表了题为“SARS-like viruses may jump from animals to peopl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imes a year”的头条新闻。将内容编译如下:我们都知道,在过去20年里,全球暴发了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次是2003年的SARS(严重急性
近期,《Science》发表了题为“SARS-like viruses may jump from animals to peopl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imes a year”的头条新闻。
将内容编译如下: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20年里,全球暴发了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次是2003年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以及2019年暴发的,至今还在全球肆虐的SARS-CoV-2(新冠病毒),目前已导致全球超过2.2568亿人感染,超过464万人死亡。
然而,刚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medRxiv上的一篇新研究中,来自生态健康联盟的主席、著名的疾病生态学家Peter Daszak教授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王林发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表明,这些已知病例可能只是未被发现来自蝙蝠相关病毒感染的冰山一角。该研究估计,平均每年有40万人可能感染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只不过这些病毒的溢出效应从未发展到可检测到的程度,因此也就没有形成大规模暴发。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病毒学家Angela Rasmussen说:“这个数字带来了很大的警告意义,它可能会让整个科学界大开眼界,毕竟我们对人畜共患病病毒扩散的频率了解得并不多。这种情况需要改变,否则我们会严重低估它。”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绘制了23种已知携带SARS样冠状病毒(包括SARS和新冠病毒)的蝙蝠栖息地详细地图,然后将其与人类居住地的数据叠加,以创建一个潜在感染热点地图。他们发现,近5亿人生活在可能发生溢出效应的地区,包括印度北部、尼泊尔、缅甸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中国南部、越南、柬埔寨以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其他岛屿的风险最高(见下图)。
Daszak说:“这是对地球上下一个SARS样冠状病毒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的权威性分析。这些地图可以通过改变高危社区的行为和有针对性的监测来更早地发现新疫情,以降低疫情蔓延的可能性。”
Daszak表示,这些地图还可以指导寻找病毒自然来源的工作。一些研究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在马蹄蝠和其他动物中寻找新冠病毒及其的亲属。
Daszak领导的生态健康联盟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走访了20多个国家,一直试图通过在当地蝙蝠洞穴中寻找新的病原体来预防下一次大流行。他也一直坚信新冠病毒来自野生动物而非研究实验室泄露。
该团队此前的研究已经接近了一步。他们在新冠疫情暴发前进行的小规模调查表明,东南亚的一些人具有针对SARS样冠状病毒的抗体。将这些数据与当地人接触蝙蝠的频率以及抗体在血液中驻留的时间相结合,研究人员计算出,该地区每年约有40万例未被发现的人类感染病例。
Daszak说:“当地人与蝙蝠的互动比人们想象的要普遍得多,仅仅生活在那里就意味着你暴露在其中:他们出入洞穴,从洞穴中挖动物粪便,还捕食蝙蝠。”Daszak指出,这篇论文甚至没提到有多少人在野生动物贸易中工作,当蝙蝠病毒首先感染另一种动物物种时,这些人可能会被间接感染。
Rasmussen说:“虽然每年40万例感染病例听起来很多,但对于一个可能有数亿只蝙蝠和近5亿人口的地区来说,这并不是很多。然而,置信区间从每年1例到超过3500万例隐藏感染,这大到足以让整个马蹄蝠种群飞过。”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冠状病毒的病毒学家Vincent Munster说,模型的质量取决于数据。他指出,有关抗体的数据只包括几千人,而用于检测抗体的检测方法很容易导致假阳性。
Rasmussen说,大多数隐性感染可能是短期的,不会导致持续传播,因为病毒不太适应人类,没能感染足够的细胞,或者说,感染“正确”类型的细胞,因此,没有使感染者传给另一个人;也或者它们可能无法逃脱当地人的免疫防御。在病毒确实传播的情况下,唯一的机会会把它限制在一个小的孤立社区。
Daszak说:“很多病毒可能无法从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但我毫不怀疑,由于这些病毒而导致的一些疾病被误诊或从未被诊断出来。就像在缅甸的农村,那里的农民不太可能因为咳嗽而去诊所看病。”
Munster说:“这项工作是试图了解病毒从动物跳到人类的风险因素的初步研究。有一个信息已经很明确。我认为,对于几乎所有来自野生动物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溢出效应比我们以前所认识到的要更为频繁。在整个地区,每年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