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北京大学武阳丰团队等开发适合中国人的心脏健康食谱,可有效降血压

来源:生物世界 2022-07-21 09:45

2019年,《柳叶刀》(Lancet)发表2017年全球疾病研究系列报告,指出全球不良饮食相关的死亡中,有三大因素分别为高盐饮食,全谷物类摄入不足和水果摄入不足。

2019年,《柳叶刀》(Lancet)发表2017年全球疾病研究系列报告,指出全球不良饮食相关的死亡中,有三大因素分别为高盐饮食,全谷物类摄入不足和水果摄入不足。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迅速上升,由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已占我国总死亡的45%。在我国因不良饮食而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世界前列。

 

面对不健康饮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欧美国家先后开发了多种健康膳食模式。其中,美国的 DASH 饮食和欧洲的地中海饮食最为流行,并已被研究证明能够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然而,这些来自西方饮食文化的膳食模式并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因此难以在中国人群体中推广开来。

 

为了让中国人能吃上符合自己口味的健康膳食,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提出了要开发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健康膳食,并以符合中餐文化且 「好吃、不贵、又健康」作为「中国健康膳食」的开发目标。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与王燕芳研究员共同领导的最新研究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旗舰期刊 Circulation 发表论文。

 

该研究中开发了「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并对其降血压的效果进行了验证。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食用「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四周后,其血压水平显著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降低了 10.0 mmHg、3.8 mmHg。

 

图片

 

该研究共纳入了 265 名中国成年人,平均年龄为 56 岁,收缩压 ≥ 130 mmHg,近一半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服用至少一种高血压治疗药物。

 

参与者们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这四个主要城市,每个城市都有相对应的区域美食:山东菜、淮扬菜、粤菜和川菜。

 

本研究中根据不同地域及饮食习惯,与多个营养学家、烹饪大师共同合作开发了相应的中国心脏健康饮食,以便可持续地适用于不同的中国饮食文化。

 

在研究开始时,所有参与者食用七天的当地常规饮食,作为导入期。七天之后,随机选择其中 135 名参与者每日三餐食用新开发的中国心脏健康饮食,其余 130 名参与者仍然进行常规饮食,整个过程持续 28 天。

 

整个过程中,研究对象和血压测量人员都不知道参与者被分配到哪个饮食组。研究者精准记录了研究对象每一餐的饭菜的进食量和剩余量,以及进食研究之外的食物情况。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研究人员对参与者的血压进行了测量,并在研究期间每周测量一次。同时,在研究前后收集尿液样本以测量钠和钾摄入量。

 

以鲁菜为例,中国心脏健康饮食与常规饮食菜谱一日的菜单比较:

 

图片

 

研究结果显示:

1、经过 4 周干预,常规饮食组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下降了 5.0 mmHg 和 2.8 mmHg;中国心脏健康饮食组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下降了 15.0 mmHg 和 6.7 mmHg。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收缩压平均降低 10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 3.8 mmHg。

2、在中国心脏健康饮食组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卡路里摄入量分别增加了 8% 和 4%,脂肪的卡路里摄入量减少了 11%。纤维素平均增加 14 g,钾平均增加 1753 mg,镁平均增加 194 mg,钙平均增加 413 mg,而钠了减少 2836 mg。对照组的营养摄入量与导入期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3、「中国心脏健康饮食」的降压效果在不同菜系间没有显著差别。

4、「中国心脏健康饮食」的味道和口味偏好与当地的常规饮食相当,受试者对 「中国心脏健康膳食」 的喜好度为 9.7 分(满分 10 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

5、与常规的当地饮食相比,中国心脏健康饮食的额外费用约为每人每天 4 元人民币,这被认为在大众可负担的经济范围内。

这些发现表明了中国心脏健康饮食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并且与高血压药物相容。研究人员指出,如果持续下去,可能会使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减少 20%,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 28%,全因死亡率减少 13%。

美国心脏协会志愿专家 Lawrence J. Appel 指出:「这项试验的结果令人印象深刻,为食用各种中国菜系(山东菜、淮扬菜、粤菜或川菜)的人们提供了不同的健康饮食路线。为了实现全民的高血压防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公共卫生工作是必要的。」
这项研究成果支持了『食物是良药』的现代营养学观点和『药食同源』的古老中国智慧,为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饮食控制血压提供了方案和信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