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基因“寻宝图”出新版!两种方法合体,疾病根源无处遁形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1-11 10:16
这项研究标志着遗传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哪种方法更好”的争论转向“如何让它们更好地协作”。
想象一下,你手上有两张藏宝图,一张标注了100个可能的藏宝点,另一张只标了3个,你会相信哪一张?在遗传学领域,科学家们正面临同样的“选择困难”,全球有超过4亿人受罕见病和复杂疾病困扰,而中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5.6%,其中遗传因素贡献显著。为了找到致病的“罪魁祸首”,研究人员最常使用两种“寻宝图”: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罕见变异负荷检验。
问题是,这两张“地图”指出的方向常常不一致。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Specificity, length and luck drive gene rankings in association studi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它们本就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最佳拍档。

双剑合璧:GWAS和负荷检验为何看到不同的风景?
文章中,研究人员对英国生物样本库中209种人类性状的基因数据进行了系统性对比,结果发现,GWAS像是一台“广角镜头”,能捕捉到与疾病相关的数百个基因,但其中不少是“多面手”,同时影响多种性状;而负荷检验则像“长焦镜头”,更擅长锁定那些对特定疾病“情有独钟”的基因。这就像用不同的滤镜看同一片星空,GWAS能看到所有亮星,而负荷检验只聚焦那些特定颜色的恒星。
进化之手:为何有些基因“隐身”了?
研究人员发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幕后推手正是进化本身。那些严重影响多个生命过程的“全能型”基因如果发生致命突变,就会被进化无情淘汰,这就是为什么负荷检验很难找到它们。相比之下,GWAS却能通过检测基因调控区域的细微变异,间接捕捉到这些基因的身影。研究者表示,进化就像一位严格的质检员,其能淘汰影响多个系统的严重缺陷,但放过了那些只在一个环节出问题的小毛病。
重新定义“重要基因”:重要性与特异性缺一不可
该研究提出了评估基因的新标准,不仅要看它对疾病的影响有多大(重要性),还要看它是否“专一”(特异性)。这就像选择结婚对象,你既希望TA对你很重要,也希望TA是个专一的人。如果一个基因同时具有高重要性和高特异性,其就很可能是理想的药物靶点—既能有效治疗疾病,又不会引起太多副作用。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与功能缺失性变异负荷检验(LoF burden tests)会优先识别不同的基因位点
突破局限:p值不再是“金标准”
更令人惊讶的是,研究显示传统的p值在评估基因重要性时表现不佳;p值只能告诉你“这个信号不是噪音”,但不能告诉你“这个信号有多重要”。为此,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将GWAS、负荷检验与细胞实验数据相结合,旨在更准确地评估每个基因的重要性。这或许将是一场革命,研究人员将能利用所有细胞层面的实验数据来理解人类层面的性状。
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深远,随着全球生物样本库的不断扩大和基因测序成本的下降,研究人员将能更精准地识别疾病相关基因,为药物研发提供更明确的方向。研究者表示,他们的目标不是二选一,而是让两种方法优势互补,就像同时使用广角和长焦镜头,才能拍出最完整的风景。
这项研究标志着遗传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哪种方法更好”的争论转向“如何让它们更好地协作”。未来,当医生面对患者的基因报告时,将能更准确地判断哪些基因变异真正值得关注,哪些可能只是“烟雾弹”。或许不久后,我们就能看到基于这种新思路研发的靶向药物,其更精准、更安全,就像配备了双导航系统的智能导弹,直击疾病要害。(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Spence, J.P., Mostafavi, H., Ota, M. et al. Specificity, length and luck drive gene rankings in association studies. 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703-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