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Biotechnology:激活沉睡的免疫工厂!一种关键“脚手架”细胞竟能让衰老胸腺重焕新生

来源:生物探索 2025-11-06 12:33

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解析和巧妙的功能实验,在胸腺的“建筑蓝图”中,精准定位到了一群扮演着“总工程师”和“招募官”角色的关键细胞。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随着年岁渐长,我们似乎更容易感冒,从疾病中恢复得更慢,甚至疫苗在我们身上的效果也不如年轻人那么理想?这背后,一个常被忽视的器官,胸腺 (Thymus),正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如同我们免疫系统的“新兵训练营”或“T细胞大学”,负责将来自骨髓的“新生”免疫细胞塑造成能够精确识别并消灭病原体、癌细胞的精锐部队——T淋巴细胞 (T lymphocytes)。

然而,这座至关重要的“工厂”并不会永远高效运转。从青春期开始,胸腺便会经历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萎缩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胸腺退化 (thymic involution),是免疫衰老 (immunosenescence) 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不仅在自然衰老中,接受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的患者,其胸腺也会遭受严重损伤,导致T细胞免疫重建迟缓。

长久以来,如何唤醒这座沉睡的“免疫工厂”,一直是免疫学和再生医学领域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

10月30日,《Nature Biotechnology》的研究报道“Mesenchymal thymic niche cells enable regeneration of the adult thymus and T cell immunity”,为我们揭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路径。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解析和巧妙的功能实验,在胸腺的“建筑蓝图”中,精准定位到了一群扮演着“总工程师”和“招募官”角色的关键细胞。这些细胞的发现,不仅深刻揭示了胸腺维持与再生的微环境秘密,更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可靶向的免疫重建疗法的可能性。

图片

深入虎穴:绘制胸腺基质的“细胞地图”

要修复一台机器,首先要了解它的构造。同样,要修复胸腺,研究人员必须先弄清其内部复杂的细胞组成和相互作用。胸腺不仅有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T细胞,还有一个由多种非造血细胞构成的“支撑结构”,基质 (stroma)。这个基质微环境,或者说“生态位” (niche),为T细胞的“成长”提供了物理支撑和关键的化学信号。

为了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解析这个微环境,研究团队运用了强大的单细胞RNA测序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 技术。这项技术能让我们“侧耳倾听”成千上万个单个细胞的“心声”,了解每一个细胞在特定时刻正在执行哪些基因程序。他们从婴幼儿的人类胸腺组织和年轻的成年小鼠胸腺中,分离出非造血、非红细胞的基质细胞,绘制了一幅详尽的“细胞地图”。

分析结果显示,在人类和小鼠的胸腺中,都存在着九种不同的基质细胞亚群。这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胸腺上皮细胞 (thymic epithelial cells, TECs),它们像“教官”一样负责T细胞的“正向”和“负向”选择;还有血管内皮细胞 (endothelial cells) 和周细胞 (pericytes),它们构成了营养和细胞进出的通道。然而,一个群体引起了研究人员的特别关注,胸腺间充质细胞 (thymic mesenchymal cells, ThyMCs)。

数据显示,无论是在人类还是小鼠胸腺中,ThyMCs都是数量占比最大的基质细胞群体。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基因表达谱”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些细胞高水平地表达着一系列对于淋巴细胞发育至关重要的信号分子。例如,趋化因子 CCL19,它像一个“GPS信号”,能够吸引T细胞的“祖先”,早期T细胞祖细胞 (early T cell progenitors, ETPs) 从血液迁徙到胸腺。还有像 FLT3LG 和 IL-15 这样的细胞因子,它们是驱动早期淋巴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关键“养料”。

通过流式细胞术对蛋白质水平的验证,研究人员确认,人类胸腺中的间充质细胞所产生的 CCL19、FLT3LG 和 IL-15 蛋白水平,确实远高于胸腺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这强有力地表明,ThyMCs在T细胞生成的“生态位”中可能扮演着一个此前被低估了的核心角色。它们不仅仅是“钢筋水泥”,更是提供关键指令和资源的“后勤保障部”。这一发现,让研究人员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了这群神秘的间充质细胞上。

三“仙”过海,各显神通:锁定关键的Postn+细胞亚群

间充质细胞是一个庞杂的家族,难道所有的ThyMCs都具备同样的功能吗?还是说,其中隐藏着分工不同的“专家小组”?研究人员对测序数据进行了更深度的挖掘,将ThyMCs这个大类进一步细分。结果令人兴奋:在人类和小鼠中,ThyMCs都可以被清晰地划分为三个不同的亚群。在小鼠中,这三个亚群的“身份标签”分别是 Cd248、Penk 和 Postn。而在人类中,也存在着与之高度同源的三个亚群,其标志分别为 CD248、COL15A1 和 POSTN。`POSTN`基因编码的蛋白是骨膜蛋白 (Periostin),因此将这个关键亚群称为 Postn+细胞。

这三个亚群不仅“名号”不同,其“专长”也大相径庭。基因集富集分析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 揭示了它们的“职业规划”:CD248+ ThyMCs 像“工匠”,主要负责生产细胞外基质;Penk+ ThyMCs 则像“能量站”,新陈代谢活跃;而 Postn+ ThyMCs 的角色最为引人注目,它们的基因表达特征与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NK cell) 的功能紧密相关。

最关键的发现是,当研究人员比较这三个亚群分泌T细胞支持因子的能力时,Postn+ ThyMCs 脱颖而出。无论是 CCL19、FLT3LG 还是 IL-15,Postn+细胞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ThyMC亚群,以及胸腺中其他的基质细胞类型。这表明,`Postn+`细胞亚群很可能就是那个负责招募和早期支持T细胞祖细胞的“核心团队”。

为了眼见为实,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容积共聚焦成像技术 (volumetric confocal imaging),在三维空间中观察这些细胞在胸腺组织中的真实位置。他们发现,`Postn+`细胞主要分布在血管周围,尤其富集在皮质和髓质的交界处,这正是T细胞祖细胞进入胸腺后开始分化的“前线阵地”。并且,这些细胞的位置与它们产生的CCL19蛋白的分布高度重合。这幅生动的三维图像,为`Postn+`细胞作为T细胞生成“生态位”的关键组成部分,提供了直观的解剖学证据。

英雄迟暮:衰老和损伤如何让Postn+细胞“销声匿迹”?

既然`Postn+`细胞如此重要,那么在胸腺功能衰退的场景下,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它们是否是导致免疫衰老的“病根”。研究人员设计了几个模拟胸腺功能障碍的“压力模型”,包括模拟临床HSCT的急性损伤模型、使用2岁高龄小鼠的慢性衰老模型,以及慢性祖细胞缺乏模型。

通过对这些模型小鼠的胸腺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一个清晰且一致的模式浮现出来。在急性损伤和慢性衰老这两种模型中,Postn+ ThyMCs的数量都出现了急剧且显著的下降。与此同时,Penk+ ThyMCs的数量却反常地增加了。流式细胞术对细胞数量的绝对定量,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察:衰老或移植预处理后的小鼠胸腺中,`Postn+`细胞确实“消失”了,而`Penk+`细胞的领地则在扩张。

这种“一消一长”的现象极具启发性。它暗示着,胸腺在应对压力和衰老时,其间充质区室发生了剧烈的重塑。支持T细胞生成的`Postn+`细胞的流失,可能直接导致了胸腺功能的衰竭。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检测了整个胸腺组织中`CCL19`和`FLT3LG`蛋白的水平。发现在移植预处理后,尽管`Penk+`细胞大量增殖,但这些关键细胞因子的总体水平依然显著下降。这说明,其他基质细胞根本无法弥补因`Postn+`细胞减少而造成的“功能缺口”。`Postn+`细胞的“岗位”是无可替代的。

釜底抽薪:“删除”Postn+细胞,免疫系统会怎样?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Postn+`细胞的减少与胸腺萎缩同步发生,但这究竟是“结果”还是“原因”?为了回答这个核心问题,研究人员利用`Cre-LoxP`系统,构建了可以特异性“删除”特定细胞的工具小鼠。首先,他们对`Postn+`细胞进行了“定点清除”。在接受HSCT的小鼠中,如果提前清除掉`Postn+`细胞,仅仅6天后,其胸腺内最早期的T细胞祖细胞 (ETPs) 和DN1细胞的数量就出现了灾难性的锐减。三周后,通过检测代表新生T细胞的sjTRECs分子,他们发现`Postn+`细胞的缺失造成了持久的T细胞新生障碍。这强有力地证明,`Postn+`细胞对于维持T细胞祖细胞的“池子”是绝对必需的。

接下来,他们将目光转向了那个在损伤后反常增多的`Penk+`细胞。如果在HSCT后清除这些`Penk+`细胞,会发生什么?结果出人意料:早期T细胞的发育非但没有恶化,反而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证实了之前的猜想,即`Penk+`细胞的过度增殖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纤维化反应,对T细胞的再生起到了抑制作用。这一系列“删除”实验,清晰地勾勒出了因果链条。

力挽狂澜:移植“生力军”,能否让胸腺“起死回生”?

既然“删除”`Postn+`细胞会导致灾难,那么“补充”它们是否能带来希望?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过继转移 (adoptive transfer) 实验。他们从小鼠胸腺中分离出`Postn+`细胞,然后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这些“种子细胞”直接植入到经过放疗预处理的小鼠胸腺内。结果令人振奋。接受了`Postn+`细胞移植的小鼠,其胸腺内的ETP数量得到了显著的回升。这种修复效果是持久的,移植的细胞能够在宿主胸腺中长期存活(至少16周),并且胸腺内的`CCL19`蛋白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恢复。

为了亲眼见证这一“招募”过程,研究人员再次动用了“黑科技”,三光子显微镜 (three-photon microscopy, 3PF)。他们捕捉到的画面令人惊叹:荧光标记的淋巴祖细胞 (LPCs) 进入胸腺后,并非随机分布,而是显著地聚集在移植的ThyMCs周围。通过算法分析,LPCs与其最近的ThyMC之间的距离,远小于随机分布模型所预测的距离。该实验展示了移植的ThyMCs是如何作为“灯塔”,吸引并“锚定”循环中的淋巴祖细胞。

反哺全身:重塑的胸腺如何增强系统免疫力?

胸腺的修复固然重要,但最终的衡量标准是,这种局部的再生能否转化为全身性的、功能性的免疫力提升?研究人员对接受了ThyMC移植的小鼠进行了长达16周的追踪。他们发现,治疗组小鼠血液中CD4+辅助T细胞和CD8+杀伤T细胞的数量都出现了持续且显著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胸腺和脾脏中的sjTREC水平也显著升高,这铁证如山地表明,这些增加的T细胞是胸腺“新鲜出炉”的新兵。

真正的考验来自于一场模拟实战的“军事演习”。研究人员用一种新抗原,卵清蛋白 (ovalbumin, OVA) 来给这些小鼠接种疫苗。结果显示,接受了ThyMC移植的小鼠,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大量能够特异性识别OVA抗原的CD8+杀伤T细胞。当这些T细胞在体外再次遇到OVA抗原时,它们会迅速激活,并大量分泌干扰素-γ (IFNγ),这正是高效细胞免疫应答的标志。相比之下,对照组的免疫应答则微弱得多。这一系列证据,完整地展示了`Postn+` ThyMCs的非凡能力。

另辟蹊径:骨髓细胞也能“客串”胸腺修理工?

这项研究的发现无疑是突破性的,但一个现实问题是:从患者体内获取足够的胸腺`Postn+`细胞在临床上极具挑战性。有没有更便捷的“细胞来源”呢?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巧妙的想法:利用基因工程“教会”更容易获取的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来扮演这个角色。

他们利用慢病毒载体将 Ccl19 基因导入骨髓基质细胞,然后将这些“被改造”的细胞,直接注射到了24个月高龄的老年小鼠的胸腺中。这步“险棋”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接受了`Ccl19`基因改造骨髓细胞移植的老年小鼠,其衰老的胸腺仿佛被注入了“青春泉水”。ETP数量、总胸腺细胞数量、甚至胸腺上皮细胞 (TECs) 的数量都奇迹般地增多了。

最后,同样的功能性疫苗测试在这些“返老还童”的老年小鼠身上进行。结果是戏剧性的:在未经治疗的老年鼠中,只有不到20%(11只中的2只)对OVA疫苗产生了可检测的免疫应答。然而,在接受了`Ccl19`改造细胞治疗的老年鼠中,竟有超过66%(9只中的6只)成功地发起了强大的免疫反击,其产生的特异性T细胞数量与年轻小鼠不相上下!

一管窥豹:胸腺再生研究的深远回响

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照亮了免疫再生领域一片充满希望的新大陆。它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证据,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发现、验证和应用的故事。从一张复杂的“细胞地图”出发,研究人员识别出了一群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 Postn+ 胸腺间充质细胞,并确立了它们及其核心产物 CCL19 在T细胞祖细胞招募和胸腺再生中的因果作用。最后,他们还开创性地验证了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骨髓细胞来模拟`Postn+`细胞功能的可行性,为未来的临床转化铺设了坚实的基础。

这项工作的意义远不止于胸腺。它再次强调了“微环境”或“生态位”在器官功能维持和组织再生中的核心地位。`Postn+`细胞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修复整个“生态系统”的关键,可能就掌握在少数扮演着“组织者”角色的细胞手中。

未来,基于这一发现的治疗策略令人遐想。对于接受大剂量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癌症患者,移植`CCL19`工程化间充质细胞,有望加速其免疫重建。对于广大老年群体,这种方法或许能“翻新”他们衰老的免疫系统,提升疫苗的反应能力,为健康老龄化提供一道坚实的免疫屏障。人体的奥秘深邃如海,而每一次这样深刻的探索,都让我们离驾驭自身再生潜能、抵御岁月侵蚀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