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癌症——基因突变的起源

  1. 基因突变
  2. 复制
  3. 癌症

来源:Unravelling an alternative mec 2019-09-27 01:33

2019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 DNA的复制是细胞分裂的前提。但是,在存在某些破坏性成分的情况下,细胞将无法很好地执行相关操作,复制过程将变得更加缓慢且效率较低,这种现象称为“复制压力”。虽然已知“复制压力”与遗传突变的增加有关,但至今仍不清楚起作用的确切机制。最近,日内瓦大学(UNIGE)的研究人员阐明了在“复制压力”下癌细胞在复制过程中染色体出现丢失或增加的情况,这与发现
2019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 DNA的复制是细胞分裂的前提。但是,在存在某些破坏性成分的情况下,细胞将无法很好地执行相关操作,复制过程将变得更加缓慢且效率较低,这种现象称为“复制压力”。虽然已知“复制压力”与遗传突变的增加有关,但至今仍不清楚起作用的确切机制。

最近,日内瓦大学(UNIGE)的研究人员阐明了在“复制压力”下癌细胞在复制过程中染色体出现丢失或增加的情况,这与发现将有助于癌症的治疗。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DNA复制完成后,细胞进入有丝分裂状态,然后出现纺锤体结构。“为了确保染色体的正确分布,有丝分裂纺锤体有两个极点,” UNIGE医学系细胞生理学和代谢系教授Patrick Meraldi说:“这种双极化对于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稳定性是必要的。”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为了破译癌细胞“复制压力”这种现象,研究人员人为地诱导了健康人类细胞中复制的压力,进而减慢DNA复制的速度。 “我们发现,这种压力会导致有丝分裂纺锤体畸形,出现三个或四个以上的极点。细胞通常能够去除这些多余的极点,但由于速度不够快,因此染色体会出现与纺锤体产生错误连接。”这些错误的连接会导致染色体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的丢失或增加。

然后,科学家们通过为患病细胞提供复制所需的缺失成分,成功纠正了复制压力对患病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Anna-Maria Olziersky报告说:“我们不仅建立了复制压力与染色体错误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够主动纠正这一错误,表明存在于所有癌症甚至癌前细胞中的这种现象都是可控的。”(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Therese Wilhelm, Anna-Maria Olziersky, Daniela Harry, Filipe De Sousa, Helène Vassal, Anja Eskat, Patrick Meraldi. Mild replication stress causes chromosome mis-segregation via premature centriole disengagement.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 DOI: 10.1038/s41467-019-11584-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