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聚焦智慧诊断前沿、共话未来趋势:2021智慧诊断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论坛圆满落幕

  1. 智慧诊断

来源:生物谷 2022-01-11 14:06

本次论坛以“拥抱数字新经济,创领医疗新未来”为主题,聚焦数字转型下的智慧诊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智慧诊断产业的政、产、医、学、研等多方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2022年1月9日,由上海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指导,宝山智慧诊断医学研发与转化功能平台、动脉网VB100主办,HistoMed N-Media承办的“2021智慧诊断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论坛”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拥抱数字新经济,创领医疗新未来”为主题,聚焦数字转型下的智慧诊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智慧诊断产业的政、产、医、学、研等多方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本次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领衔,汇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兼党总支书记郑军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美国国家学术发明院院士周少华,赛诺特生物董事长齐华等行业顶尖专家、创新企业领袖,分享观点,思想碰撞,从政策、市场、技术、临床转化、创新生态等方面出发,共探智慧诊断领域创新与发展。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刘建中、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惠斌、宝山区经济委员会主任石明虹、宝山区科创委(区投促办)副主任冷伟卫出席会议并为榜单揭幕。

会上,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惠斌致辞,向参与和支持本次会议的各位行业专家表达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刘惠斌主任指出,宝山区高举“科创宝山”大旗,全面推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北转型”大文章,加快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宝山区重点建设的宝山智慧诊断医学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聚焦智慧与数字化诊断建设,积极推动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将智慧诊断打造为宝山区的一张的特色名片。刘惠斌主任表示,欢迎智慧诊断行业的优秀创业者来上海宝山创新创业,宝山区将全力以赴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顶尖专家阵容,多维度解读智慧诊断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健从学术前沿出发,以智慧医学在诊疗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题做了分享。在肿瘤诊疗的应用方面,AI,特别是通过利用深度学习后突飞猛进,它作为病理学家的辅助工具,可帮助肿瘤学家处理当前基于遗传或基于组织特异的生物标志物的伴随诊断分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新药研发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可缩短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并且控制研发成本。丁健院士认为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的精准药物设计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逐步解决:如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共享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相关伦理问题、以及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发现、技术基石的巩固发展等。最后,丁健院士表达了对智慧医学未来蓝图的憧憬。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以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为基础,就“十四五规划下,风起云涌的诊断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一话题,从三个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在信息化体系、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抗疫支撑乃至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上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显著的成效,为“十四五”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创新汇聚了较大的能量。第二部分是“十四五”数字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数字政府加快数据共享,数字社会提供健康便捷的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将卫生健康列入了优先领域,但数据资源的开放利用与安全保障压力大,各方面的挑战仍然需共同努力和克服。第三部分是“十四五”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的探讨。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处于由信息化建设向智能化应用、数字化运行发展的关口。周主任表示在数字化设施提档升级方面,要释放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势能。面对数据战略资源,应当聚焦数据的治理与数据安全的保障。

作为本次大会医院专家的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从临床视角出发,对肾癌基础与转化研究展开了演讲。郑军华书记指出推动临床发展的根本是解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问题,从临床中来要回到临床中去。最后,郑书记提出,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癌症图谱时代,如果更个体化地在精准治疗范围内了解肿瘤的预后,这个领域未来将大有作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美国国家学术发明院院士周少华围绕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发展问题,对其特点、技术、趋势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周教授指出医学影像和目前算法有了技术特点,由此引入医学影像的皇冠问题“小任务大数据”。最后,周教授展示了他与团队所进行的一些探索,第一个是如何降低对标注数据的依赖,第二个是如何构建全能型通用模型,第三个是如何做学习与知识的融合。

3大细分领域榜单发布,发现未来医疗创新的洞见者

上海宝山区将“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作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期的发展主战略。加快智慧诊断产业在宝山区落地,就是宝山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重要举措之一。发布“中国智慧诊断医学榜”将是打造宝山特色名片的又一重要举措。

宝山区经济委员会主任石明虹、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惠斌、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刘建中、宝山区科创委(区投促办)副主任冷伟卫(从左至右),揭幕了“2021中国智慧诊断医学榜”榜单标识和榜单永久举办地,后续“智慧诊断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论坛”每年将在上海宝山举办,助力宝山智慧医疗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与转化,打造医学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服务平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2021中国智慧诊断医学榜”发布了三大细分领域榜单,分别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类、数字化智能辅助诊断类、创新型体外诊断类——高通量测序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兼分子与纳米医学平台主任、个性化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显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理科主任、上海华山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唐峰,以及上海市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主任易祥华作为颁奖嘉宾为30家2021年度智慧诊断领域最具代表性、成长性的创新企业代表颁奖。

创新企业领袖云集,共话智慧诊断创新生态

希望组CEO汪德鹏先生以“长读长测序技术的机会与挑战”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希望组计划通过用短读长测序做一线诊断,用长读长测序做二线诊断,建立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新组合。今年,通过长读长创新技术已经把人类基因组组装成了T2T完整图,通过长读长可以完整的检测各种复杂的结构变异,技术上已经基本成熟。汪德鹏提出长读长测序去解决98%非编码区域,甚至整个基因组序列每一个碱基来解决遗传、生殖、肿瘤、病源等领域的未诊断疾病,将成为全新的机会。

复星杏脉病理事业部总经理杨震洲谈到人工智能病理方面的进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大数据,第二是AI人工智能的具体算法,第三是远程诊断。复星杏脉与政府合作,提供大数据、远程诊断、AI算法,有强大的科研平台,同时,做乳腺癌标志物的人工智能诊断开发。对于未来,杨震洲表示复星杏脉会进行全部无切片、无显微镜的数字化诊断,第一块做全物理切片的数字化存储,第二块做信息化,最后一块做远程诊断。

强联智创影像事业部总经理朱斌以“数字浪潮下,人工智能在脑卒中诊疗中的运用”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介绍了强联智创底层技术研究和专家团队优势,通过三个科技部项目和十余项省市级项目,与临床专家一起发现、定义、解决临床痛点,并将研究成果商业化落地,致力于脑卒中垂直领域,关注预防治疗和急诊救治,全面覆盖各类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病种,提供全诊疗流程智能辅助方案。

引加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吴一飞博士就“精准诊疗-核心竞争力的思考”这一话题展开了分享,吴一飞提到引加生物是一家蛋白平台公司,聚焦蛋白在生物医药领域广泛的应用,整合最新交叉科技前沿来开发核心上游原料,下沉到精准诊断、伴随诊断。引加在高端原料上的突破,也有益下游新颖产品包括精准诊断,疫苗,细胞治疗和新药研发。目前,已经合作的公司和领域包括新药、诊断,疫苗和细胞疗法等各个板块。

大咖圆桌,智慧诊断的新技术、新场景、新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作为诊断前沿领域的智慧诊断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投融资活跃,行业也逐渐从研发前端加速到转化应用落地的阶段,针对产业当前难点和后续发展方向,普华资本管理合伙人周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赛诺特生物董事长齐华,江丰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炳宪与商汤科技智慧健康CTO段琦展开了尖端对话。

作为临床端权威专家的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的王朝夫主任就智慧病理的需求及数字化在医院场景的发展这一问题展开了分享,他提出,目前国内病理人才资源短缺,智慧病理的出现能沟通提高病理诊断的效率与质量,解决供需矛盾。然而,当前智慧病理存在研究碎片化、缺少统计标准等诸多挑战。王朝夫主任认为,智慧病理应该分三步走,从数字病理到智能病理再到智慧病理,这需要产、学、研、医合作创新,共同推动。

赛诺特生物董事长齐华则从产业视角出发,认为智慧病理作为病理科医生助手,应该解决病理科繁杂、重复性、计算性的工作。齐华从免疫组化的细分领域举例,提出智慧诊断将帮助病理科医生在药物计算、肿瘤筛查以及多靶标诊断方面提供帮助,应用在肿瘤的诊断、预后以及药物伴随等不同阶段。

切片数字化是病理诊断数字转型的基础与关键。在这方面,江丰生物无疑是国产品牌的代表和领军者。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炳宪提到,数字病理对整个远程会诊、远程诊断以及对基层诊断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极大的助力。当前数字病理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在病理全流程信息管理以及A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面,江丰生物也推出了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为辅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做出应有贡献,并推动病理科数字化、自动化还有智能化,最后形成智慧病理。

商汤科技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推动远程医疗、分级诊疗等特定场景需求的发展。商汤科技智慧健康CTO段琦表示,商汤从医疗大数据管理到医学影像分析、病理、基因、新药研发等都有相关产业布局,并且仍在不断地投入AI医疗方面的人才,从而更深入地赋能临床和医学。关于未来的展望,段琦先生提出包括病理、新药研发等在内的更多领域在未来都有可能与人工智能产生更深度的融合。通过强大的平台和算力支撑,AI可能将借助系统化的方法把碎片化的模型和数据联合起来,从而迸发出一种全新的医疗行业发展力量。

在大会的尾声,由丹麓资本创始合伙人苏震波主持,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兼分子与纳米医学平台主任、个性化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显廷,基准医疗商务运营副总裁詹慧英,柏视医疗CEO沈烁,强联智创影像事业部总经理朱斌为嘉宾,以“数字浪潮下,智慧诊断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场景、新趋势”为主题在圆桌上进行了思想碰撞,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公司的主营业务及发展现状,从技术、未来场景模式及趋势等层面探讨数字化下行业面临的痛点机遇与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兼分子与纳米医学平台主任、个性化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显廷从学院派的角度出发,认为数字化病理经典的方式是基于影像学进行AI分析,在病理信息更好的获取上有两点需求,第一是越来越精细,第二是越来越丰富。 

基准医疗商务运营副总裁詹慧英谈到诊断早筛遇到的两个痛点,一是产品可及性的需求,另一个是目前比较缺少大规模前瞻性的实验性研究和临床验证。基准医疗作为一家从事肿瘤早筛早诊产品开发的企业,从2018年开始开展了全球首个大规模前瞻性肺癌早筛的临床验证 - “钟声计划”,这是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的项目,历时三年多时间,包含10560个样本已在临床试验当中,这些不仅仅需要技术的积累,样本的积累,经验的积累,更多的是需要时间的沉淀,这也是整个行业里面临的时间上的壁垒。

关于智慧诊断未来十年的展望,柏视医疗CEO沈烁表示期待两点能够实现,第一是数据的隐私和开放的平衡,第二是远程沟通的问题。它可以提升沟通的效率和及时性,也可以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强联智创影像事业部总经理朱斌指出,中华放射学会发起的全国首个医学影像数据库已于2020年启动建设,医学影像领域已经迈出了战略性的第一步。对数据库针对相关病种的数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标注,可以引入更多的高新企业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学习和迭代,这是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很重要的环节。另外借助数字化手段,通过早期筛查降低急性发病风险,帮助提高患者意识和基层诊疗水平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政企合作共谋发展,赋能宝山产业升级

大会当天下午,以“快车道上的智慧诊断”为主题的政企交流会同期举行。活动邀请到今是科技、锐讯生物、佳量医疗、致远慧图、泰莱生物、三迭纪、爱布人工智能、领航基因共8家国内知名智慧医疗企业参会,上海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刘建中、上海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北区投促中心主任张君和南区投促部主任杨正荣等政府代表参与会议,在会上发言并介绍了上海宝山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相关政策及资源优势,深入沟通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的落幕并不是句号,而是意味着又一次全新的开始,在这条充满创新力和无限的挑战的路径上,上海宝山区已经站在了智慧诊断产业风口,并诚邀更多“医疗创新同行者”谱写未来智慧诊断领域的蓝图,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智慧诊断产业更进一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