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TTT:黄荷凤院士团队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新靶点

来源:生物世界 2025-11-22 11:36

该研究证明了 PKM2 介导的组蛋白乳酰化修饰在调控三维染色质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 PKM2 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靶点的潜力。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因素且异质性的内分泌疾病,据估计,全球约有 10%-20% 的育龄女性受其影响,它是导致女性流产和不孕的主要原因。然而,其分子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尤其是卵巢细胞代谢效能低下导致 PCOS 相关关键基因转录失调的生物学基础,仍需深入解析。

2025 年 11 月 19 日,黄荷凤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红波研究员、刘欣梅研究员等在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期刊发表了题为:Pyruvate kinase M2 -mediated histone lactylation alters three-dimensional genomic architecture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的研究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核丙酮酸激酶 M2(nPKM2)是一种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转录样调控因子。利用多组学技术,研究团队发现,组蛋白 H3 赖氨酸 9/18 位点(H3K9/K18)的乳酰化修饰水平升高与 nPKM2 和基因组的结合有关,从而改变了基因组的三维结构。随后,基因组区室转换、拓扑相关结构域融合以及新的增强子-启动子相互作用会增强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基因(包括 CYP17A1 和 CYP11A1)的表达。

在小鼠中,卵泡颗粒细胞中 Pkm2 的异位表达始终表现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样特征,如发情周期中断、雄激素过多等。重要的是,全器官追踪成像直接揭示了小卵泡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Pkm2-tdtomato 转基因小鼠的小卵泡数量显著增加。此外,通过药理学手段抑制 PKM2 在细胞核内的聚集,可减轻小鼠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样症状,并使转录组恢复至野生型水平。

总的来说,该研究证明了 PKM2 介导的组蛋白乳酰化修饰在调控三维染色质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 PKM2 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靶点的潜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