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最新Cell子刊:肠道菌群影响抗性淀粉治疗脂肪肝的效果
来源:生物世界 2025-11-24 09:43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抗性淀粉(RS)这种益生元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具有治疗效果。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此前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正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它涵盖了从单纯脂肪变性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范围,病情可能会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尽管 MASLD 的负担沉重且其病理生理学复杂,但目前仅有 1 种药物(瑞美替罗)获批专门用于 MASH 的治疗,这凸显了迫切需要更多替代策略,其中益生元已崭露头角,成为颇具前景的候选方案。
2025 年 11 月 20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华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陈洛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倪岳琼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临床研究中心曾嵘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等,在 Cell 子刊 Cell 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gut microbiome mediates the efficacy of resistant starch on MASLD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相同剂量的抗性淀粉干预下,不同的基线肠道微生物群可驱动干预响应的差异,并进一步解析了基线肠道微生物群介导异质性的机制,构建了干预疗效预测模型,并针对低响应人群提出了潜在增效方案。
该团队此前的研究表明,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作为一种天然来源的、在小肠中不易被消化吸收的特殊类型淀粉,它能够在进入大肠后被肠道微生物发酵,进而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和降低菌源性支链氨基酸(BCAA)水平,发挥 MASLD 治疗效果。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抗性淀粉(RS)这种益生元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具有治疗效果。但研究团队观察到其治疗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 30% 的参与者仅表现出有限的益处,这一结果在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重复验证。
多组学分析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表明,基线时肠道微生物群是治疗响应的主要决定因素。进一步的人群分层和网络分析,结合体外和体内实验揭示,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通过抑制降解抗性淀粉的细菌,从而阻碍了对抗性淀粉的利用,是导致治疗低响应率的关键原因。研究团队还从队列中分离出了假小链双歧杆菌(B. pseudocatenulatum) ,其能够恢复对抗性淀粉的降解,并改善普雷沃氏菌抑制的抗性淀粉响应。
此外,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了一个整合基线微生物和临床特征的预测模型(AUC = 0.74 - 0.87),能够实现分层以进行个性化干预。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约三分之一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参与者对抗性淀粉干预的响应不佳;
普雷沃氏菌通过抑制抗性淀粉降解菌介导了对抗性淀粉的低响应;
假小链双歧杆菌能增强抗性淀粉的功效;
基于基线肠道微生物群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可预测对抗性淀粉治疗的响应。

总的来说,该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决定了抗性淀粉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异质性,并为 MASLD 提供了以肠道微生物群为导向的新型精准治疗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