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Biol:运动还能改善大脑的学习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2019-11-22 05:26
2019年11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久以来,我们试图了解大脑是如何看待周围的环境的。感觉刺激对周围神经系统有什么影响,对大脑又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不仅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从长远来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多动症和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内在机理。 在处理视觉刺激时,随着“坐着还是移动”等身体状态的不同,其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到处走动时,视野的外围部分比中央部分处理能力更强。&nb
2019年11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久以来,我们试图了解大脑是如何看待周围的环境的。感觉刺激对周围神经系统有什么影响,对大脑又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不仅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从长远来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多动症和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内在机理。
在处理视觉刺激时,随着“坐着还是移动”等身体状态的不同,其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到处走动时,视野的外围部分比中央部分处理能力更强。
根据最近发表在《PLOS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来自德国的研究者们认为视觉偏好的这种转变是有其内在道理的。 BarbaraH?ndel博士说:“首先,外围视觉输入提供了有关我们运动方向和速度的信息,因此对导航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动物水平的研究,我们发现增加身体的运动会导致大脑视觉区域的放电速度增加。”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行为人类实验可用来研究运动对感觉性大脑区域的影响。但是,有证据表明认知过程与行为状态有关。 JMU研究人员说:“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在移动时会学得更好。”但是,目前尚未对潜在的神经元机制进行详细测试。
为了探索运动与知觉之间的联系,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对此,作者招募了支援者进行研究,当测试对象到处走动时,他们戴着电极帽和一个记录他们的脑波的小型放大器。脑电数据被无线发送到笔记本电脑上进行处理。
接下来,JMU科学家希望进一步研究运动过程中知觉改变的影响。它是仅发生在视觉输入区域,还是可能同样发生于在其他感觉区域?除了导航之外,它是否还会在其他认知过程(例如记忆和创造力)中发挥作用?
事实上,基于老鼠的实验表明,动物在运动时会学习得更好。此外,创造力和眼球运动之间也存在联系:“众所周知,人们完成任务越有创意,眨眼次数就越多。我们发现,走路时相比休息,人们眨眼也越频繁。”显然,身体的运动,眼睛的运动和心理表现之间存在许多联系,而作者的研究则有希望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生物谷Bioon.com)
资讯出处:Walking changes vision
原始出处:Liyu Cao, Barbara H?ndel. Walking enhances peripheral visual processing in humans. PLOS Biology, 2019; 17 (10): e3000511 DOI: 10.1371/journal.pbio.3000511
在处理视觉刺激时,随着“坐着还是移动”等身体状态的不同,其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到处走动时,视野的外围部分比中央部分处理能力更强。
根据最近发表在《PLOS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来自德国的研究者们认为视觉偏好的这种转变是有其内在道理的。 BarbaraH?ndel博士说:“首先,外围视觉输入提供了有关我们运动方向和速度的信息,因此对导航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动物水平的研究,我们发现增加身体的运动会导致大脑视觉区域的放电速度增加。”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行为人类实验可用来研究运动对感觉性大脑区域的影响。但是,有证据表明认知过程与行为状态有关。 JMU研究人员说:“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在移动时会学得更好。”但是,目前尚未对潜在的神经元机制进行详细测试。
为了探索运动与知觉之间的联系,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对此,作者招募了支援者进行研究,当测试对象到处走动时,他们戴着电极帽和一个记录他们的脑波的小型放大器。脑电数据被无线发送到笔记本电脑上进行处理。
接下来,JMU科学家希望进一步研究运动过程中知觉改变的影响。它是仅发生在视觉输入区域,还是可能同样发生于在其他感觉区域?除了导航之外,它是否还会在其他认知过程(例如记忆和创造力)中发挥作用?
事实上,基于老鼠的实验表明,动物在运动时会学习得更好。此外,创造力和眼球运动之间也存在联系:“众所周知,人们完成任务越有创意,眨眼次数就越多。我们发现,走路时相比休息,人们眨眼也越频繁。”显然,身体的运动,眼睛的运动和心理表现之间存在许多联系,而作者的研究则有希望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生物谷Bioon.com)
资讯出处:Walking changes vision
原始出处:Liyu Cao, Barbara H?ndel. Walking enhances peripheral visual processing in humans. PLOS Biology, 2019; 17 (10): e3000511 DOI: 10.1371/journal.pbio.300051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