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突破乳腺癌研究瓶颈!Front Immunol:乳腺癌3D类器官精准复刻肿瘤异质性,为个性化治疗铺新路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8-27 09:47

本研究成功构建并表征了乳腺癌患者来源的3D类器官模型,其准确再现了原始肿瘤的异质性等特征,为个性化治疗研究提供了有效平台。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其分型复杂且治疗响应差异显著。据统计,2020年全球新增乳腺癌病例约230万,预计到2040年,年新发病例将增至300万,死亡病例达100万。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及肿瘤异质性一直是制约精准治疗的关键难题,而传统2D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难以模拟人体肿瘤的真实状态。

近日,发表在Front Immunol上的一项研究Mechanically induced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of 3D in-vitro organoid platform: an organotypic heterogeneous microphysiological model of 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with ER/PR/HER2+ breast cancer通过构建患者来源的3D类器官(PDOs)模型,成功再现了ER/PR/HER2+乳腺癌的细胞异质性和分子特征,为个性化治疗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该研究从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中分离肿瘤组织,采用机械分离法构建3D类器官模型,避免了酶解对细胞间相互作用和 extracellular基质的破坏。经过30天培养,类器官不仅保持了高存活率,还再现了原始肿瘤的小叶结构和细胞架构。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类器官中存在B细胞(CD20+)、腔上皮细胞(CD24+)、白细胞(CD45+)、间充质干细胞(CD73+、CD90+、CD105+)、血管内皮细胞(CD34+、CD105+)以及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阳性)等多种细胞类型,与原始肿瘤的异质性高度一致。

H&E染色结果证实,类器官准确复刻了原始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包括腔细胞、肌上皮细胞、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等结构,且保留了患者特异性特征。ER、PR、HER2等受体表达分析显示,类器官与对应肿瘤的分子亚型完全匹配,例如P4患者的类器官同时呈现ER高表达和HER2强阳性,而P1、P3、P5患者的类器官则为三阴性表型,验证了模型的分子保真度。

图1:乳腺癌患者来源的3D类器官的构建与表征

进一步研究发现,类器官的细胞迁移模式与肿瘤进展规律一致:成纤维细胞首先迁移,随后是内皮细胞和干细胞,这与成纤维细胞在 ECM 重塑和促迁移因子(如TGF-β、IL-6)分泌中的关键作用相符。氧化应激标志物检测显示,类器官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存在患者特异性差异,而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普遍升高,反映了肿瘤微环境的氧化应激状态,其中P1和P3的NO水平最高,提示更强的肿瘤发生潜力。

细胞因子谱分析揭示,类器官分泌的IL-6、IL-8、TNF-α、IFN-γ和TGF-β等促炎和免疫调节因子水平显著上调,且与肿瘤侵袭性相关。例如,P1、P4、P6的IL-6水平最高,可能通过JAK/STAT3通路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而TGF-β在多数类器官中高表达,提示其在晚期肿瘤中的促转移作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这些细胞因子通过PI3K/AKT、NF-κB等通路协同调控肿瘤增殖、免疫逃逸和血管生成。

图2:患者乳腺癌组织与对应类器官的比较组织学分析

图3. 不同患者乳腺癌原位肿瘤组织中促炎性和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prolife的分析

这项研究构建的3D类器官模型不仅精准再现了乳腺癌的组织学架构、细胞异质性和分子特征,还能模拟肿瘤微环境的氧化应激状态和免疫调节网络,为研究肿瘤进展机制提供了接近体内状态的平台。该模型的高成功率(>70%)和可重复性使其适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有望推动乳腺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开发。通过解析患者特异性类器官的生物学特征,临床医生可更精准地预测治疗响应,为每个患者定制最优治疗策略,从而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总之,这项研究突破了传统模型的局限性,为乳腺癌的精准研究和治疗开辟了新路径。随着3D类器官技术的不断完善,未来有望成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关键桥梁,让更多乳腺癌患者受益于个性化医疗的进步。(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Kumari M, Alam K, Bhattacharya A, et al. Mechanically induced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of 3D in-vitro organoid platform: an organotypic heterogeneous microphysiological model of 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with ER/PR/HER2+ breast cancer. Front Immunol. 2025;16:1594405. Published 2025 Jul 31. doi:10.3389/fimmu.2025.159440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