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或可以从蝙蝠直接传播给人类,不需要中间宿主
来源:本站原创 2020-03-01 10:19
2020年3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三年前,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陪同疾病生态学家Kevin Olival前往马来西亚婆罗洲进行实地考察。Olival是非营利研究组织生态健康联盟的成员,他在那里捕捉蝙蝠并收集它们的体液样本。然后他和他的合作者将测试样本中的病毒。蝙蝠以携带一些危险的病毒而闻名,尤其是那些有可能通过所谓的"溢出效应"(动物病毒跳
2020年3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三年前,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陪同疾病生态学家Kevin Olival前往马来西亚婆罗洲进行实地考察。
Olival是非营利研究组织生态健康联盟的成员,他在那里捕捉蝙蝠并收集它们的体液样本。然后他和他的合作者将测试样本中的病毒。蝙蝠以携带一些危险的病毒而闻名,尤其是那些有可能通过所谓的"溢出效应"(动物病毒跳到人体内)引发全球疫情的病毒。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下一个重大威胁。
他们的研究结果使中国目前的冠状病毒疫情有了全新的认识。科学家说这是由一个溢出事件造成的。样本收集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这种溢出实际上已经在中国悄然发生了多年。
图片来源:Kevin Olival
蝙蝠取样
证据来自于数小时艰苦的样本采集过程,就像NPR在婆罗洲所看到的:
Olival在一片热带雨林的边缘,坐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户外实验室里。在一张折叠桌上,他放了一只雌性小蝙蝠。
"好吧,女孩。没事的,小女孩。"Olival边说边安慰地看着蝙蝠扭动身体。
Olival解释说:"我们把口腔拭子放在喉咙后部。我只是用两个手指捧着她的头。"
他笑了。"噢,好的!那个拭子上肯定有一些样本。"
蝙蝠突然发出吱吱声。
"那是对直肠拭子的反应,"Olival挖苦地说。
再抽几下,就完事了。
"现在她得到了特殊的待遇,"Olival说。"一点芒果汁作为奖励。"
当时,Olival和他的同事也在收集中国数千只蝙蝠的样本。
快进到现在。Olival说,他们的发现令人震惊:"从我们在中国采集的所有样本中,我们总共发现了大约400种新的冠状病毒。"
这意味着有400个可能引发另一场疫情爆发的候选病毒。毕竟,早在2002年,一种冠状病毒就在中国引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爆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目前的疫情是由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引起的。
通往人类的直接道路
更糟糕的是:科学家们认为病毒扩散的情况很少见--蝙蝠冠状病毒通常不会感染人类,因此采取了复杂的步骤。第一步:蝙蝠冠状病毒必须感染一些比蝙蝠更接近人类的动物。第二步:在其他动物体内,病毒需要获得新的遗传密码。
但Olival说,采样项目发现这些步骤是不必要的。
"我们所展示的是,这些蝙蝠种群中的SARS相关病毒有直接进入人类细胞的潜力,而不需要感染另一个宿主的额外突变步骤。"
换句话说,引发新疫情的途径可能要直接得多。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冠状病毒与非典病毒的基因非常相似。所以他们把它放在有人类细胞的培养皿中。病毒成功地感染了细胞。
接触蝙蝠
Olival说,蝙蝠冠状病毒至少在实验室环境中具有这种生物能力,这一事实提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下一个问题:有证据表明这些病毒正在感染现实世界中的人类吗?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从居住在他们研究的蝙蝠洞附近的中国村民身上提取血液样本。
李红英(音译)是生态健康联盟的生态学家。她说,这些人有很多可能无意中接触到蝙蝠的唾液、尿液或便便。
"在一些地方,你会发现蝙蝠栖息在人们的家里,"她说。"很多人都说,'有一次一只蝙蝠飞到我家,我把它打死了',或者'蝙蝠在我家后院吃水果'。"
图片来源于 :Kevin Olival
人们甚至参观了蝙蝠洞,李说。在夏天,洞穴是一个特别受欢迎的去处,因为它们可以缓解炎热。
"当我们去洞穴采样时,我们通常会看到人们的啤酒瓶和水瓶,"李说。
她和她的同事检查了村民的血液,寻找最近感染蝙蝠冠状病毒的迹象。研究小组又对其他一些农村地区的人做了同样的实验。每次,李说,"我们发现冠状病毒已经蔓延到人类。"
这些是未被发现的多次小型疫情。
Olival说,这一发现是一个巨大的危险信号:"有迹象表明,这些与非典相关的病毒正在侵入人体,即使它们没有引起任何明显的疾病。"
事实上,人们甚至可能有症状,但卫生当局从未注意到它。
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引出了目前冠状病毒的爆发。生态健康联盟在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主要是武汉病毒学研究所和武汉金银滩医院的研究人员)一开始就将这种新病毒与他们采集的蝙蝠样本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了二者非常接近。
Olival说:"病毒分类学家可能会把这种病毒称为同一种病毒。"
Olival说,这表明这次感染了数万人的疫情可能直接来自蝙蝠。
而且,他补充说,更重要的结论是明确的:"这些与蝙蝠非典相关的冠状病毒正在活跃地向人类蔓延。"
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引发致命的流行病。但这种溢出发生得越频繁,机会就越大。(生物谷Bioon.com)
参考资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