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子刊:找到危害年轻女性健康的“小小恶魔”!中国科学家发现,肠道里有种真菌会通过代谢物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源:奇点糕 2025-02-05 10:26
这项研究表明肠道定植的塔宾曲霉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助推者,并找到AT-C1这一“作案工具”。
前段时间,2025年的美国癌症统计结果新鲜出炉,提示年轻女性患癌趋势已成大患。相比男性患癌趋势放缓脚步,女性的乳腺癌、子宫体癌等多种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仍在增加,在50岁以下女性群体中尤为明显,为癌症管理敲响警钟。
除了癌症,还有“专属”疾病等待着育龄女性,那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着全球6%-10%的育龄女性,无根治疗法,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方法缓解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包括雄激素过多、排卵功能障碍、卵巢存在多个囊肿、月经不规律等,还可能伴有肥胖等代谢病。
在近日发表于《细胞·宿主和微生物》期刊的论文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庞艳莉、乔杰等人揪出了给年轻女性捣乱、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小小恶魔”。
研究表明,真菌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在中国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肠道里显著富集,通过其二级代谢产物抑制一种能够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的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
别胡乱认错了,这回是肠道真菌不是肠道细菌。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已有证据表明与肠道微生物紊乱有关,只是肠道微生物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体搞了些什么小动作还有待摸索。
此次,研究团队首先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招募67名符合鹿特丹标准(PCOS国际诊断标准)的PCOS患者,以及63名健康的育龄女性。样本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健康对照组,塔宾曲霉是PCOS患者肠道内最显著富集的真菌。
为了验证该结果的普适性,研究又纳入中国西南和东北地区的两个独立队列,参与者分别来自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29名PCOS患者;26名健康对照)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N=22;19)。结果表明,不同地区PCOS患者的真菌群落组成略有差异,但三地的PCOS患者均显示出塔宾曲霉的显著富集,表明该现象与PCOS的关联具有普遍性,不受地域限制。
塔宾曲霉在PCOS患者肠道内定植丰度高
塔宾曲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真菌。不过基因组学分析以及体外实验、小鼠实验结果提示,肠道内的塔宾曲霉与环境菌株存在进化差异,肠道菌株在模拟人体环境(37°C、微氧条件)下的生长和代谢表现出优异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利用肠道特有的营养物质,而无法代谢植物相关的底物。
除了PCOS患者,其实塔宾曲霉几乎人人都有,就是有多少的问题。研究团队在对来自10个国家、15个队列、共5371个样本的全球肠道真菌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世界上几乎每个人肠道里都多少长些塔宾曲霉。
接下来,研究团队开始查证塔宾曲霉在PCOS患者肠道内大量聚集,到底在搞些什么鬼。
他们将塔宾曲霉菌株灌胃小鼠,结果发现能够诱导PCOS样表型,包括激素水平异常、卵巢功能障碍及胰岛素抵抗等。
补充塔宾曲霉会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表型
那“作案”过程呢?
原来是塔宾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AT-C1,碍了免疫调节的正常运转。
研究团队发现,AT-C1是芳香烃受体(AhR)的内源性拮抗剂。在免疫系统中,AhR对先天淋巴细胞ILC3的功能至关重要,可促进ILC3产生细胞因子IL-22。IL-22的保护能力已得到广泛证明,可以通过促进脂肪组织褐变、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直接抑制卵巢颗粒细胞的炎症反应,改善卵巢功能障碍。也就是说,塔宾曲霉在肠道内疯长,会通过抑制AhR-IL-22信号通路导致卵巢功能受损。
补充AT-C1的效果与给小鼠灌胃塔宾曲霉的结果一致,诱导PCOS样表型,而补充IL-22可有效逆转这些病理改变。
此外,在临床样本中,PCOS患者粪便AT-C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浆IL-22水平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T-C1水平与IL-2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PCOS生化指标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呈正相关。
AT-C1水平与PCOS指标相关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表明肠道定植的塔宾曲霉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助推者,并找到AT-C1这一“作案工具”。研究团队表示,未来需要进一步确定参与塔宾曲霉诱发PCOS机制的生物酶,并制定相应的针对性干预策略,通过抑制AT-C1的产生来改善PCOS进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