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深海锰结核区沉积物微生物代谢和适应机制

来源:海洋所 2023-08-07 09:07

全球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因富含多种战略性金属,这些资源被认为是当今最具开发潜力的海底矿床类型。而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4000至6000米的深海平原,一般远离陆地,生产力极低。近半个世纪以

全球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因富含多种战略性金属,这些资源被认为是当今最具开发潜力的海底矿床类型。而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4000至6000米的深海平原,一般远离陆地,生产力极低。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组织和团队针对深海采矿可能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开展了影响调查和实验研究,监测和评估了底栖生物尤其是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和恢复。而栖息在金属结核沉积物环境中的微生物面临着重金属、寡营养、高压和低温等极端环境条件的挑战,鲜有关于微生物在金属结核矿床环境适应机制及多样性和代谢能力的研究。

深海采矿的环境影响是备受关注的话题。目前,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正在积极推动区域环境管理计划(REMPs)。首个REMPs区域是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断裂带区域(CC区),旨在保护太平洋深海结核采矿目标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系统研究了CC区的锰结核沉积物微生物的代谢能力。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Microbiome)上。研究通过对锰结核沉积物样品深度宏基因组测序,重建了179个高质量的基因组(MAGs),并归类为21个细菌门和1个古菌门。研究解析了MAGs功能基因,提出了不同微生物在金属、碳、氮和硫循环中的作用证据。该研究可为国际海底管理局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和国家多金属结核资源开发与环境修复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研究显示,在这些富含金属的沉积环境中,异养和化能自养微生物已进化出对重金属的抗性机制,主要包括通过酶催化的金属氧化还原(锰、铬和汞)、膜转运蛋白介导的金属运输(铅)以及上述两者的协同作用(砷和铜)。铁和锰是沉积物环境含量最高的两种金属,铁可能以铁(Ⅲ)形式被微生物作为电子传递链中的胞外电子受体,锰氧化微生物主要将锰(Ⅱ)氧化为锰(Ⅲ)或锰(Ⅳ),而锰离子的转运较少。这凸显了该氧化反应对微生物在能量有限系统中维持生存的重要性。属于Thaumarchaeota门或Nitrospirota门的5个化能自养微生物被发现具有潜在的锰氧化能力。而大量金属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发现,包括Mn(Ⅱ)氧化酶、Fe(Ⅲ)还原酶、Cr(Ⅳ)还原酶、As(Ⅲ)氧化酶和Hg(Ⅱ)还原酶等,为重金属生物修复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基因资源。

研究发现,除了氧气和铁(Ⅲ),微生物主要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通过对金属和硫化合物的氧化获取能量。硝酸盐大部分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排入海水中。此外,具有多样化碳水化合物酶(CAZymes)的微生物未表现出更高的群落丰度。研究对优势微生物的功能分析表明,它们携带了更高比例的与金属、氮和硫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而CAZymes较低。因此,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利用无机营养物(而不是有机营养物代谢)获取能量,是微生物在锰结核沉积物中维持生存的主要适应策略。基于上述研究,科研人员提出了锰结核区沉积物中微生物生态的模型。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支持。  

     

深海锰结核区沉积物中优势微生物类群的代谢功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