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心梗修复迎技术突破!Int J Biol Macromol:肝素微球提纯外泌体,3 倍提升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临床转化近在眼前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2-02 10:18

研究团队开发肝素化琼脂糖微球(HepCAMs)实现外泌体高纯度分离,其纯度为尺寸排阻色谱法的2倍;该微球分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有效恢复急性心梗小鼠心脏功能与血流,为心梗治疗提供新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打通堵塞冠脉仅能解决“供血”问题,已缺血受损的心肌细胞难以再生,后续心室重构、心功能衰退仍是临床难题。外泌体作为传递生物信号的“细胞信使”,在心肌修复领域潜力显著,但传统分离方法存在纯度低、难规模化的瓶颈,制约临床转化。

近日,Int J Biol Macromol刊载的新研究,通过肝素化琼脂糖微球技术突破外泌体分离痛点,同时证实其提纯的外泌体可高效修复心梗后心脏。

研究团队以乳化、化学交联结合肝素修饰技术,成功制备肝素化琼脂糖微球(HepCAMs)。物理交联的琼脂糖微球经化学交联后粒径缩小,1000rpm搅拌条件下其粒径分布与商用微球匹配,且机械稳定性提升,冻干后仍保持球形结构;后续环氧功能化修饰与肝素偶联未改变微球粒径,同时保留良好溶胀性能与水含量。生物相容性测试显示,化学交联琼脂糖微球、环氧功能化琼脂糖微球及HepCAMs与A549细胞共培养后,细胞活力分别达95.0%、90.4%和92.3%,均超90%,为后续临床应用奠定安全性基础。

Fig. 2

图1:搅拌速度与交联方式对琼脂糖微球粒径和形态的影响

在体外外泌体分离验证中,HepCAMs对A549细胞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外泌体展现特异性捕获能力:随肝素浓度升高,外泌体捕获浓度从3.0×10⁹ particles/mL提升至5.5×10⁹ particles/mL。该方法分离的外泌体纯度达8.9×10⁷ particles/µg蛋白,是传统尺寸排阻色谱法的2倍;虽回收率略低于尺寸排阻色谱法,但杂质残留量大幅减少,更符合临床级外泌体纯度要求。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分离的外泌体呈典型圆形囊泡结构,粒径集中于40-200nm;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其高表达CD9、CD63、CD81等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HUMSCs来源外泌体还表达CD29、CD44、CD105等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进一步验证纯度与特异性。

Fig. 6

图2:A549来源外泌体的形态及表面标志物验证

体外功能实验中,HUMSCs外泌体可被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有效内化,且显著促进HUVECs迁移:外泌体处理组伤口闭合率达96.94%,远高于无外泌体对照组的9.49%,为心肌微血管修复提供实验依据。在急性心梗小鼠模型中,研究团队通过心包腔注射HepCAMs分离的HUMSCs外泌体,28天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外泌体处理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接近假手术组水平,是单纯心梗组的3倍(LVEF直接反映心脏泵血功能,提示外泌体可逆转心梗后功能衰退);左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内径(LVID d、LVID s)显著降低,证实心室重构被有效抑制。

Fig. 9

图3:外泌体治疗后心脏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估

心肌组织学检测发现,外泌体处理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显著高于心梗组与PBS对照组,提示外泌体通过促进心肌微血管重构改善血供;而caspase 3染色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说明其修复效应不依赖心肌细胞凋亡调控,更聚焦微血管重构路径。同时,心梗组与PBS组心脏切片面积更大,呈明显心室重构特征,外泌体处理组心脏形态则接近假手术组,进一步佐证其对心梗后心脏结构的保护作用。

Fig. 10

图4:心梗后28天心脏组织的VEGF蛋白表达及离体心脏切片观察

该研究不仅构建起HepCAMs外泌体分离体系,实现外泌体高纯度、可规模化分离,更证实其提纯的HUMSCs外泌体在体外促内皮细胞迁移、在体内恢复心梗小鼠心脏功能的双重活性。其核心优势在于平衡“高纯度”与“可产业化”,操作简便且安全性可控,既为外泌体产业化制备提供技术方案,也为急性心梗非细胞治疗开辟新方向。对心血管疾病领域而言,这项研究推动外泌体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未来有望让更多心梗患者在冠脉通畅后,实现心肌功能的长期修复与稳定,为心梗治疗带来新的临床选择。(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Chuang SH, Guo YX, Chen KJ, et al. Development of heparinized agarose microspheres for the recovery of exosomes c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t J Biol Macromol.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17, 2025. doi:10.1016/j.ijbiomac.2025.14909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