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9月23日直播预告】重塑肿瘤研究版图:单细胞技术革新引领未来新方向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4-09-20 20:05

2024年9月23日生物谷携手华大智造、伯豪生物联合举办以“重塑肿瘤研究版图:单细胞技术革新引领未来新方向”为主题的空中讲坛。

图片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日新月异,单细胞高通量测序技术凭借其极高的分辨率能够精准的剖析样本细胞组成信息,结合高通量测序方式,进而大规模的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并反映细胞间的异质性。随着精准治疗时代的到来,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肿瘤、神经科学、免疫学、微生物等领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分享行业洞见,并探讨单细胞测序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2024年9月23日生物谷携手华大智造、伯豪生物联合举办以“重塑肿瘤研究版图:单细胞技术革新引领未来新方向”为主题的空中讲坛。邀请到致力于单细胞测序领域、肿瘤、泛癌基因检测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当下最新研究进展、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合作与交流,相信将给同行带来灵感启迪。

扫码免费报名

图片

 

嘉宾阵容

图片

刘传宇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分院院长

嘉宾简介:刘传宇,博士,副研究员, 现任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分院院长。2013 年以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安徽医科大学创新班学生身份加入华大,2014 年至 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大教育中心攻读基因组学博士学位,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华大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一等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骨干。主要工作包括单细胞多维组学技术scCAT-seq(Nat. Commun., 2019),人类全能干细胞 8CLC 体外诱导(Nature,2022),非人灵长类动物单细胞转录组图谱绘制 (Nature,2022) ,人群单细胞组学解析机体注射新冠疫苗后免疫应答机制 (The Innovation, 2023)。近 5 年在 Nature, Nat. Commun.,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The Innovation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49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23 篇,申请国际发明专利 15 项,授权 3 项,软著 4 项。山西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新一代细胞组学测序技术的革新与应用

演讲摘要:高通量、低成本的细胞组学测序工具自主可控是开展细胞组学大数据研究的基础。过去15年,单细胞测序技术不断升级,灵敏度,通量都在不断上升,带来了发育,疾病,脑科学,生命演化等研究领域的全面变革。本次报告将介绍从“手挑”单细胞到液滴微流控DNBelab C4系统的技术和科研应用进展。

图片

朱琼花

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研究员

嘉宾简介:现为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长期从事肿瘤发生和演化、肿瘤异质性及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近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Cancer Research等知名期刊。

演讲题目:基于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研究人类癌症细胞系异质性及其发生机制

演讲摘要:肿瘤细胞异质性是导致癌症发生发展、治疗耐药性和癌症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癌症细胞系长期以来被用作癌症研究和药物发现的工具,但细胞系内部异质性的来源和存在形式一直不明确。在该研究中,我们利用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分析了数十个人类癌症细胞系样本,揭示单个细胞系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异质性。我们的数据显示,拷贝数变化、表观遗传变异、染色体外DNA分布和环境压力都是塑造细胞系内异质性的机制。

图片

侯 睿

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 

嘉宾简介:侯睿博士,目前担任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青年委员。侯睿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遗传学专业,曾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10多篇。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领域经过10多年的专业积累,精通高二代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及数据分析,在非编码RNA的功能、单细胞测序、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等方向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在伯豪生物任职期间,带领技术团队建立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血浆、FFPE等临床样本的RNA测序技术平台,完善了伯豪科技服务的数据分析流程和SOP体系。在生物标志物领域,结合高通量筛选和机器学习算法,协助客户在JCO,The Lancet Oncology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在2017年正式成立伯豪机器学习实验室,希望为更多客户提供生物标志物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转化服务。 

报告题目:单细胞视角下的肿瘤异质性研究新思路

演讲摘要: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普及,单细胞测序已成为肿瘤异质性研究的常规手段之一。学术界对肿瘤相关单细胞研究角度的新颖性、技术的先进性、统计学的严谨性、结果的可重复性乃至样本的规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报告将从单细胞测序与其他前沿组学技术的结合,以及大样本量的肿瘤单细胞测序两个方向,分享单细胞测序应用于肿瘤异质性研究的新思路。

图片

限时福利

转发本次推文/日程海报至朋友圈/200人以上相关研究领域的微信群,并截图给讲坛助手微信审核,将获神秘精美礼品。

讲坛助手:17321098232(微信同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