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圆桌派:韩宝惠教授领衔,各专家解析2022肺癌领域重磅研究
来源:肿瘤资讯 2022-09-13 15:51
各位教授讨论了今年几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上肺癌领域里的重磅研究,包括了术后辅助治疗、靶向治疗里面少见突变的一些最新进展、EGFR20外显子插入的一些临床研究,Chemo-free的研究。
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ASCO大会、WCLC大会、ESMO大会依次召开,发表了众多肺癌领域的重磅研究,不断推进着肺癌领域的进步。【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主持,与上海市胸科医院储天晴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壮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赵艳桥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张永昌教授一起,对于今年在肺癌领域当中所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进行交流讨论,指导临床实践和临床策略的制定。
PART1 三大会议琳琅满目,瞩目研究top2分享
点击图片跳转观看
韩宝惠教授:今年的WCLC和ASCO大会已经落幕,ESMO大会即将召开,首先请问各位教授,今年三大会议上有哪些研究是您印象比较深刻的?
于壮教授:今年免疫治疗的亮点很多,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IMpower010研究。今年世界肺癌大会又更新了IMpower010研究最新的OS数据,截止到今年4月份,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延长了PD-L1 TC≥1%的II-IIIA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HR=0.71,95%CI:0.49-1.03),主要是PD-L1 TC≥50%人群OS改善更为突出(HR=0.42,95%CI:0.23-0.78)。
此次数据更新为阿替利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又添了一个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另外一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今年WCLC上我国研究者发布的后线使用安罗替尼加信迪利单抗治疗EGFR少见突变的研究。虽然该研究样本量比较小,但是其中12个患者是EGFR 20外显子插入,其它的9例是包括L861Q,G719A等少见突变,最终ORR达到36.8%, DCR超过了84%。特别是后线治疗PFS达到了6.7个月,中位OS达到了20个月。这对我们日后的转化研究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点击图片跳转观看
张永昌教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于ASCO上的一项由NCI公布的pool analysis,告诉我们PD-L1≥50%的患者未来应该如何做选择,以及我们未来临床研究的方向。这个研究在真实世界的数据可能会更好。ORR提高之后,局部治疗的时机变得更好、更成熟,也有更多的人接受了放疗、射频或者手术治疗,这部分人群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获益。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研究是关于KRAS突变患者的。今年WCLC大会上公布了AMG510相关的研究数据,将AMG510作为免疫疗法的导入治疗在KRAS G12C突变的NSCLC患者中表现出持久的临床疗效,且3-4级TRAE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可控。未来对于KRAS突变患者,AMG510可以继续尝试一线治疗,并和化疗或者免疫治疗联合。
点击图片跳转观看
赵艳桥教授:我印象深刻的第一个研究是王思愚教授牵头开展的CORIN研究。它证实了埃克替尼辅助治疗能够改善ⅠB期患者的DFS,降低80%的复发风险,为我们ⅠB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增添了新的证据。除了试验本身, biomarker的筛选也值得我们思索,如何做到更精准的检测和筛选,从而给术后辅助治疗更好的指导,这些问题还有待解决。
另外SUNRISE研究也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临床实践。SUNRISE临床试验探索了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方案的疗效,在I期试验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扩大样本之后也证实了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的ORR、DoR、PFS均远高于对照组。后续如果野生型患者或者PD-L1低表达的这部分患者也有一个比较好疗效的话,Chemo-free的路子也会走得越来越宽。
点击图片跳转观看
储天晴教授:今年的ASCO大会上, CLN-081针对EGFR 20外显子插入效果非常好令我印象很深。根据今年更新的数据,CLN-081在100mg BID剂量组的PFS达到了12个月,疗效比较理想,而且我身边也有患者曾经使用过这个药物,疗效和安全性都良好。
第二个我比较关注的是NADIM II的血浆样本ctDNA检测结果,这次WCLC大会公布结果显示,肿瘤大于7cm、肿瘤负荷大的患者确实ctDNA丰度更高,而且疗效不理想。NADIM II在试验开始前留了很多样本,期待未来更多结果的公布,可以给我们在新辅助治疗biomarker筛选方面提供更多的证据。
PART2 SUNRISE研究拓宽Chemo-free道路,研究设计精心考量
点击图片跳转观看
储天晴教授:开展SUNRISE研究的原因还是因为在2018年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第一次Chemo-free的尝试上面获得了非常好的一个成绩,也受到了全球专家们的关注。在之前的IB期研究中,获得了ORR 70%以上、PFS超过15个月的成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希望开展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验证这一治疗策略是否可以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因此有了现在的II期随机对照试验。
在入组患者方面,我们创新性地同时纳入了鳞癌和腺癌患者,是希望更多患者可以从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当中获益。另外ⅢB期的患者后期会涉及到放疗的问题,为了符合医学伦理、保证患者的最大利益,我们只入组了IV期患者。IV期患者的肿瘤负荷较大,提高了治疗难度。另外,SUNRISE研究的后期是允许对照组出现进展后交叉的,这样可以为患者争取到后线免疫治疗机会。以上这些研究设计的考量,首先是为了患者获益,其次是使研究设计可以更公正客观。
PART3 ESMO大会更新SUNRISE研究数据,疗效及安全性均有收获
点击图片跳转观看
于壮教授:目前我们中心入组的患者安全性良好,免疫治疗这一组的疗效数据已经与化疗组拉开了差距。这个研究对我们今后临床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年龄偏大、或者体质比较弱的、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如果驱动基因也是阴性的话可以考虑接受PD1单抗联合小分子抗血管的药物。
赵艳秋教授:我们中心参加SUNRISE研究的患者总体安全性是非常好的,目前的临床试验数据跟经典PD1单抗联合化疗相比毫不逊色。PD-L1表达的情况、TMB或者是其他的标志物在后续的探索性研究中也可能给我们更多启发。
PART4 进一步精准筛选,SUNRISE研究有的放矢
点击图片跳转观看
张永昌教授:SUNRISE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思考和思路:Chemo-free研究。做临床研究其实不应该局限于跟随他人,而是应该去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至于亚组分析,还是不能替代临床试验的结果,未来可以根据亚组分析结果发起Ⅱ、Ⅲ期的研究,帮助我们做进一步的患者选择。
PART5 Chemo-free炙手可热,未来模式还需探索
点击图片跳转观看
于壮教授:至于后续探索,PD-L1表达界定、患者如何获益更多、如何精选人群,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摸索。
储天晴教授:SUNRISE研究确实是开创了去化疗的先头部队,Chemo-free如何更好地实施,还需要新模式的开发。另外,多靶点TKI和单靶点抗血管药物谁更适合Chemo-free模式也需要探索。
赵艳秋教授:Chemo-free这个临床研究是免疫+抗血管生成的治疗,如果有很好的临床数据一定会改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治疗现状。
张永昌教授:SUNRISE研究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精准地筛选目标人群,期待SUNRISE研究可以做到这一点,为我们日后的精准筛选提供依据,改变临床实践,惠及更多的患者。
总结
短短一个小时的圆桌会,各位教授讨论了今年几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上肺癌领域里的重磅研究,包括了术后辅助治疗、靶向治疗里面少见突变的一些最新进展、EGFR20外显子插入的一些临床研究,Chemo-free的研究。好的临床研究设计需要好的临床伴随研究和探索性转化研究来支撑,这样才能使这样一个小样本量的临床研究得到更高的科学认证。期待未来更多的新药、更多的临床证据出现,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肺癌精准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