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五羟色胺5A受体配体识别选择性和激活的分子机制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2-06-08 09:36
五羟色胺受体广泛表达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神经行为。该家族受体与神经系统病理学密切相关,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要的一类药物靶点。
五羟色胺受体广泛表达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神经行为。该家族受体与神经系统病理学密切相关,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要的一类药物靶点。5-HT受体家族由7种不同的亚型(5-HT1-7),共14种亚型组成,其中13种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s),通过偶联下游Gs、Gi/o和Gq三条主要的信号通路发挥生理功能(如图a)。作为5-HT受体家族中的重要成员,5-HT5A参与记忆、学习和食物摄入的调节,其特异性配体在治疗精神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神经性疼痛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5-HT5A选择性药物的开发将为这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契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轶和徐华强研究团队在Cell 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ligand binding and Gi coupling of serotonin receptor 5-HT5A的研究成果。该成果首次报道了5-HT5A与合成小分子激动剂5-Carboxamidotryptamine(5-CT),以及Gi复合体的结构,分辨率为3.1埃(图b)。该结构是最后被解析的Gi/o偶联5-HT受体家族成员的高分辨率结构,也是研究团队在继5-HT1B(Science 2013,Cell Discov. 2018)、5-HT1A、5-HT1D、5-HT1E(Nature 2021)和5-HT1F(Cell Res. 2021)结构与功能研究系列工作后的又一重要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5-CT的识别机制,并发现了受体6.55位的残基为5-CT选择性识别Gi/o偶联5-HT受体的决定性因素(如图c-e)。上述发现为理解Gi/o偶联5-HT受体的配体选择性和G蛋白偶联提供了全面的见解,并为设计5-HT5A选择性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5-HT5A受体配体识别选择性和激活的分子机制。a.5-HT受体家族配体结合和下游信号转导模式图;b.5-CT-5-HT5A-Gi-scFv16复合物的电镜密度图;c.5-CT与5-HT5A受体E3056.55极性相互作用图;d.5-HT5A 6.55位残基突变对5-CT活性的影响;e.5-CT对野生和突变型Gi/o偶联5-HT受体的活性汇总(pEC5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