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从“测不准”到“超精准”!TiN/Al元生物传感器基于血清小细胞外囊泡检测,实现早期精准诊断与术后风险预判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3-14 11:17

本研究制备出TiN/Al元生物传感器,其性能优于传统传感器,能高灵敏度检测血清小细胞外囊泡,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中表现出色,为前列腺癌检测提供了新选择。

在男性健康领域,前列腺癌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男性的生命健康。据相关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常见癌症之一,早期准确检测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PSA处于4 - 10 ng/mL的“灰色地带”时,难以准确区分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这也促使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更加精准、有效的检测技术。

近日,Biosens Bioelectron发表的一项研究Titanium nitride meta-biosensors target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high-sensitivity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为前列腺癌检测带来了新的希望。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TiN/Al元生物传感器(TAM),在前列腺癌检测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在研发TAM之前,科研人员对现有生物传感器进行了深入研究。传统基于贵金属的生物传感器,虽然在生物传感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但由于贵金属成本高昂,使得这类传感器难以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检测。而铝(Al)和氮化钛(TiN)作为非贵金属材料,因成本较低受到关注。铝具有良好的等离子体特性,TiN则具备出色的化学稳定性,然而,铝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在复杂环境中容易发生反应,TiN的等离子体效应相对较弱,这些缺点限制了它们在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基于此,科研团队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出了TAM。

图 1:TiN/Al元生物传感器示意图

TAM在各项性能测试中表现优异。在光学性能方面,TAM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呈现出独特的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测量其反射光谱,发现TAM在特定波长处出现明显的共振峰,这一特性为后续的生物传感检测提供了关键的光学基础。在稳定性测试中,TAM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无论是高温、潮湿的环境,还是在不同酸碱度的溶液中,TAM都能保持稳定,其等离子体共振波长的变化极小。相比之下,传统的生物传感器在类似环境下,性能往往会受到较大影响。这主要得益于TiN的保护作用,它能有效抵御外界因素对传感器的干扰。在机械性能上,TAM同样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够适应复杂的检测操作。

生物传感灵敏度是衡量生物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TAM在这方面的表现令人惊喜。它对血清中小细胞外囊泡(sEVs)的检测具有超高灵敏度。研究数据显示,TAM检测sEVs的检测限低至皮摩尔(pM)甚至阿托摩尔(aM)级别,动态检测范围也很广。这意味着即使血清中sEVs的含量极低,TAM也能精准检测到,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在前列腺癌检测的临床应用中,TAM展现出显著优势。在早期诊断方面,科研团队利用TAM构建了高灵敏度的检测系统。通过检测血清中与前列腺癌相关的sEVs,结合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等标志物,TAM能够在PSA检测的“灰色地带”,有效区分前列腺癌患者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研究表明,TAM检测的诊断灵敏度高达100%,能够准确识别早期癌症,突破了传统检测方法的限制。在术后监测方面,TAM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TAM可以通过监测血清中sEVs的变化,提前预测癌症的复发风险。研究人员对一组患者进行跟踪监测发现,TAM检测能够比传统的PSA检测更准确地预测复发风险,将预测准确率提高了一倍,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 2:TiN包覆的铝元传感器(TAMs)对小细胞外囊泡的分析用于早期前列腺癌诊断

图 3:通过sEVs-TAMs进行临床预后以预测前列腺癌复发风险

总体而言,TiN/Al元生物传感器(TAM)的出现,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的新选择。它不仅在性能上超越了传统生物传感器,而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过,目前该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后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生物功能化方案,扩大临床样本量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相信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TAM有望成为未来前列腺癌检测的重要工具,为广大男性的健康保驾护航。(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Li F, Jiang Y, Wang X, et al. Titanium nitride meta-biosensors target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high-sensitivity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 Biosens Bioelectron.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9, 2025. doi:10.1016/j.bios.2025.11728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