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又一诺奖风向标颁发,cGAS-STING通路发现者陈志坚获Horwitz奖

来源:深究科学 2023-09-27 11:51

该奖项于1967年设立,创立者为S. Gross Horwitz,以其母亲Louisa Gross Horwitz的名字命名。

近期可谓科学界的收获季,颁发的科学大奖一个接着一个,包括有着科学界“奥斯卡奖”之称的科学突破奖、“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等。10月初,诺贝尔奖也将拉开帷幕。

 

在这众多奖项中,还有一个奖项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Horwitz奖。

 

Horwitz奖比起拉斯克奖要年轻20来岁,也显得低调不少。然而截止目前,在获得Horwitz奖的科学家113位中,已有51位,也就是超过45%的学者获得了诺奖,它也是当之无愧的“诺奖风向标”。

 

近日,华人学者陈志坚因发现cGAS-STING通路获得了2023年Horwitz奖,成为继钱泽南(1999年获奖)之后的又一位华人获奖者。

 

2023 Horwitz奖揭晓,华人学者陈志坚获奖

 

2023年9月20日,2023年Horwitz奖(Horwitz Prize)揭晓,奖项授予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华人学者陈志坚以及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教授 Glen Barber,以表彰他们发现了cGAS-STING通路。

 

图片

 

他们的发现共同揭示了先天免疫系统中一个关键组分,为改变免疫响应以治疗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当病原体侵入我们的细胞时,它们会在其中留下自己的DNA痕迹。而cGAS-STING通路可以探测到这些“分子指纹”,并发出警报,以激活免疫系统来清除入侵威胁,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这些方法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应对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等。

 

从安溪县走出国门的大科学家

 

1966年,陈志坚出生于中国铁观音之乡——福建安溪县南斗村。

 

早年父亲外出打工,作为小学教师的母亲独自照顾三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十分不易。

 

陈志坚从小非常懂事,勤于学习,也显现出了出色的学习能力。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安溪一中毕业后,考入福建师范大学,攻读生物学,此后以生物化学第一名的成绩拿到海外奖学金,远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继续攻读生物学,硕博期间他主要研究蛋白质在人体的作用,

 

1991年,陈志坚获得博士学位。接着,他进入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继续博士后研究。

 

在完成学业后,陈志坚先是选择进入了工业界,接连在百特医疗保健公司以及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生物技术公司ProScript担任技术研究员,在ProScript工作期间,他成功开发有助于识别和改进癌症治疗药物Velcade的检测方法,并开始研究泛素。

 

1997年,陈志坚离开工业,重回学界,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继续自己在泛素方面的研究工作。

 

图片

陈志坚

 

最初,他的研究重心放在泛素在NF-κB蛋白复合物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特别是它与免疫反应之间的作用。

 

之后他开始转而研究NF-κB如何启动对流感和丙型肝炎等RNA病毒的免疫反应,在这一过程中,他有了一系列的发现,包括胞质DNA传感器、环GMP-AMP合酶等。

 

2012年,陈志坚有了更大的发现,成功发现cGAS酶,这一发现解决了困扰医学界一个世纪的难题。cGAS能够感知到源自病原体或自身细胞(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癌症)DNA的存在,并通过释放环二核苷酸小分子来激活免疫系统。

 

图片

陈志坚荣获科学突破奖

 

同年,他因cGAS酶的发现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2019年获得科学突破奖;今年,他获得了Horwitz奖。

 

目前,陈志坚教授还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201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

 

Horwitz奖国内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它大有来头。

 

奖项全称为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每年颁发的生物、化学领域奖项,主要表彰在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该奖项于1967年设立,创立者为S. Gross Horwitz,以其母亲Louisa Gross Horwitz的名字命名。

 

迄今为止,已举办56届,共113名科学家获得Horwitz奖,其中51名获奖者已摘得诺奖。

 

近些年,摘得诺奖的是2014年的Horwitz奖获得者MD安德森癌症中心James Allison教授与京都大学本庶佑教授,二人获得了因免疫检查点研究和开创肿瘤免疫治疗而荣获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